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福建舰出海,甲板上有了大变化,面对福建舰这个“航母王炸”,央视大方展示!

从传出的画面来看,上海江南造船厂内一片繁忙,注目礼和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在6艘拖轮簇拥下,一艘庞然大物直奔东海,其电磁弹射系统和雷达设备,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冷冽光芒,仿佛是在向西太平洋的潜在对手发出无声却威慑力十足的宣告。

那么,福建舰为何会被称作“航母王炸”,又为何会如此备受瞩目?



备受瞩目的原因

福建舰之所以备受瞩目,绝不仅仅是因为其海试规模宏大。

单从设备层面来看,福建舰主要围绕“六性”开展测试,具体涵盖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以及安全性这六个关键方面。

在人员方面也是充分借助高端设备,为工程提供有力支持,可以说福建舰饱含着诸多国产新技术,海试更是充分吸引着大众的眼光。



而福建舰与山东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安装了3条电磁弹射器。

据说这条长达120米长的电磁轨道蕴藏着改变海战格局的“黑科技”,它是通过智能推力调节系统,可以为不同重量的飞机提供最优推力,最大程度提高弹射效率。

除此之外,毫米级监控系统保证了故障率仅为福特号的十分之一,充分的提高了作战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可笑的是,竟然有传言说,中国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是抄美国“福特号”的中压交流电。

面对质疑,中国直接将马伟明院士的中压直流系统甩出,中国福建舰对美国“福特号”能量利用率不仅高出20%,而且故障率压到千分之五以下。

更令美国震惊的是弹射重量——福建舰能轻松弹起40吨的歼-35,而美军“尼米兹”级的蒸汽弹射只能弹34吨,这差距相当于拖拉机飙不过高铁。



除此之外,还有造船时间上的对比,要知道美国海军在维护“福特”号时,仅是清理船底就需要耗费半个月时间。

但从卫星图像来看,福建舰甲板早已不同于刚建造时的“工地现场”:三条崭新的电磁弹射轨道已经完整呈现在人们眼前,甚至连舰载机模型的轮胎痕迹都清晰可辨。



海试验证与舰载力量的磨合

福建舰头一回出海试航,六艘大马力拖轮前后簇拥,阵仗不小,也说明了它地位特殊,海试任务复杂。

毕竟福建舰身上新东西太多,都是国产技术,所以海试的每个环节都格外受关注。

有消息说,海试科目里甚至可能包括了舰载无人机系统的兼容和操作测试,这要是真的,航母的作战维度又能拓宽不少。



早先的卫星图和航拍照片里,大家已经能清楚看到福建舰宽敞的甲板上,三条新电磁弹射轨道已经铺好了,甲板上甚至还留下了像是舰载机模型调度测试时压出的轮胎印。

其中,一架机翼明显能折叠的歼-15T重型舰载战斗机模型,就停在舰尾,看样子是准备进行弹射测试。

可以想见,福建舰一旦正式服役,升级版的歼-15T和备受期待的新一代隐身舰载机歼-35,将是它主要的空中打击力量。这两种主力舰载机在福建舰上怎么起降?



外界猜,可能会学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经验:技术更成熟、数量也更多的歼-15系列,可能会先着舰回收,起飞时垫后。

而技术更先进的歼-35,则可能回收顺序靠后,却优先弹射起飞,好尽快验证它和电磁弹射系统的配合。

福建舰实现舰载机电磁弹射起飞,对中国海军来说,是从零到一的关键突破,难度和意义,可比后面从一到十的复制改进大多了。



战略棋局与国家实力

福建舰一入列,中国海军就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辽宁舰、山东舰和福建舰,将形成“两艘在役部署、一艘轮换或训练”的格局,共同打造一座能在广阔海域持续作战的海上堡垒。

这种多航母编队模式,会大大提升中国海军的战略威慑、力量投送和海域控制能力。



反观美国海军,虽然有11艘核动力航母,数量全球第一,可一度竟有多达6艘同时在船厂维护、修理或改装,出勤率和战备状态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福建舰的作战潜力,特别是电磁弹射带来的舰载机出动效率和机型选择的提升,普遍认为会显著增强解放军的远洋综合作战能力。



这不光能帮中国海军更有力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也让它有了向更远海域拓展影响力的本钱。

甚至,它有能力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经营多年的第一、第二岛链构成实质性冲击,把潜在对手的“区域拒止”防线往外推。



谁知在发展速度上,2022年6月下水的福建舰已经紧锣密鼓地海试了,而美国海军寄予厚望的“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2019年就下了水,到现在还没开始首次海试。这时间表一对照,不同国家在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研制和列装效率上的差异,也算能看出一二。

进一步看,福建舰能这么顺利推进还展现出后发优势,背后是中国日益强大和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以及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硬核支撑。



这种从基础材料到核心系统的高度国产化,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闭环产业链,外部的技术封锁和零件断供,想从根本上拖慢它,可不容易。这艘巨舰的成功,是中国船舶制造业几十年卧薪尝胆、奋起直追的集中体现。

在更广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在某些关键战略资源领域的主导地位,也间接为国防建设提供了保障。比如稀土,中国占了全球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而稀土是现代尖端武器装备少不了的“工业维生素”,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工生产至关重要。就拿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据称在研的第六代战斗机F-47来说,其原型机或早期批次,就需要从中国进口不少特定种类的稀土。

美国国防情报机构的报告也分析过,一旦中国严控稀土出口,可能会波及美国超过75%的武器供应链,影响数以万计的武器零部件。所以,不管面对什么外部压力和贸易摩擦,中国凭借在稀土等关键资源上的独特优势,总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捏着一张有分量的牌。



结语:

福建舰正以它雄伟的身姿和先进的技术,静静地在东海进行各项测试。它不只是一艘钢铁巨兽,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科技水平和海洋雄心的综合体现。

未来的西太平洋,乃至更广阔的全球海洋,都将因它的存在而悄然改变。



至于那万众期待的舰载机弹射起飞画面,何时从幕后走到台前,人们且拭目以待。不过,这艘承载着无数期望的巨舰,其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参考信源:



高清大图!现实版“海天雄鹰”来了——南部战区2024-06-23



央视披露航母福建舰新画面,三条电磁弹射轨道清晰可见——金融界2024-01-03



央视公布福建舰新动向,军事专家:预示最快下半年可能海试——海外网2023-04-2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