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跑中国家门口“单挑”中国航母,谁给英国人的自信?
“随着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编队不断逼近中国周边海域,外界的质疑之声也开始变得愈发强烈,‘在密集的高超音速导弹攻势下,像‘亲王’号航母这样的现代战舰,是否已经沦为了人家的活靶子呢?’持有此类观点的人,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如果无法精准定位目标舰艇的实时坐标,那么就算你手握再先进的反舰导弹,终究也不过是无的放矢。”
“想要锁定大洋深处的航母打击群绝非易事。很多人夸大了间谍卫星这类天基侦查手段的功效,总觉得只要往天上打几颗高精度卫星,像航母这么庞大且显眼的目标定会无所遁形。然而事实是,再先进的卫星也是有局限性的,用高精度卫星去搜索定位茫茫大洋上的航母编队,此举无异于大海捞针。”
“相比之下,‘亲王’号航母编队的舰载雷达反倒更为可靠——即便英军雷达系统的性能并非全球顶尖,用来应对中国军事目标的威胁也是绰绰有余了。英国航母编队的预警体系十分完备,能让我方在被对手捕获踪迹之前,率先侦测到敌方舰机的动向。这种‘先敌发现’的战术优势,足以帮助皇家海军瓦解任何高超音速武器所带来的突袭威胁。”
“‘亲王’号不仅拥有一双‘锐眼’,更长着一口‘獠牙’。随舰搭载的24架美制F-35B隐身舰载机威慑力惊人。即便英国军方尚未给它们配备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其存在于航母甲板之上本身就已是一枚沉甸甸的战略砝码。凭借着F-35B的卓越战力,在可能的远洋对抗中,‘亲王号’航母战斗群完全能够压制中国海军现役的辽宁、山东二舰。因为这两艘中国航母的舰载航空兵质量远不如‘亲王’号,其主力舰载机歼-15还是一款自苏联时代沿袭下来的4代机,和F-35B这样的典型5代隐身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在数年之后,等到新的003型航母,或下一代12万吨级超级航母准备就绪时,中英两国的航母力量对比或许会大不相同。但就眼下而言,至少在2025年,在同中国航母的潜在对峙中,英国航母战斗群仍然占据着有利态势。除非中国航母编队能够获得解放军陆基航空兵的支援,否则,在远洋地区与皇家海军展开正面交锋,此举对中国人而言绝非上策。”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段又长又臭的开场白,是我从英媒《每日电讯报》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上节选下来的。我不知道你们在看这段内容的时候脸上都是什么表情,反正我的话就是在种猪站老板、垃圾分类阿姨还有网约车司机这三种人格之间来回切换:
“你配吗?”
“你是什么垃圾?”
“你知道自己的定位吗?”
这篇文章有一个乍一看平平无奇,但仔细想想又充满深意的标题——《英国皇家海军的航母打击群即将扬帆远航,它能在战斗中取胜吗?》
平平无奇很好理解,英国人的航母就和今天英国的综合国力还有国际地位一样,突出一个“全身哪儿都软就剩那张嘴硬”,它是那样的普通且油腻,却又那样的自满还傲慢。谁都知道它就是蜷缩在英伦三岛上的一条野狗,就它自个儿还偏偏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还是往昔日不落的雄狮。
至于充满深意,这一点主要是和“亲王”号航母编队的此次远洋任务有关。按照文章里头提到的说法,“亲王”号航母编队将于当地4月22日从英国正式启航,远赴印太地区,展开为期8个月的海外部署任务。
“亲王”号战列舰
英国人将此次任务命名为“高桅行动”(Op High Mast)。为了把这出戏给唱得漂漂亮亮的,英国军方可谓是煞费苦心,海陆军三军精锐尽出,总兵力达4000人。其中2500人来自海军,900人来自陆军,近600人来自空军。
“高桅行动”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地中海参加北约的大型联合军演“海王星打击”(Neptune Strike)。“海王星打击”演习预计将有12个北约国家参加,其中大部分国家都是来打酱油的,包括美国,只有英、意两国的参演阵容还比较像那么回事。意大利海军预计将派出麾下旗舰、最新的“得雷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英国海军的手笔更大,参演兵力除了一艘“亲王”号航母之外、还包括一艘45型驱逐舰、一艘23型护卫舰、一艘油料补给舰,以及一艘“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
“海王星打击”军演整容,这些船里头只有三艘是英国的
这算是过去3、40年来英国海军最气派的一次远洋任务了,上一次这么风光那还得追溯到80年代和阿根廷人打的马岛战争,以及1997年为了在香港回归之前给我们上最后一管眼药而组织的“洋浪97行动”(Ocean Wave 97)。
“洋浪97”行动,英国人对香港回归中国一直耿耿于怀
虽然这个舰队阵容对英国来说已经是豪华到差不多快掏空家底的水平了,但相较美国海军而言依然只能算是个屁——稍微臭一点的屁,但说到底也还是屁。猴子之所以称大王,是因为老虎不在山。美国海军被别的事给耽误了,眼下无暇顾及“海王星打击”演习,所以今年的风头就只能让英国人先出了。
美国海军在忙啥呢?答案是在红海地区忙着和胡塞武装玩打地鼠。为了把胡塞的气焰给彻底打压下去,川普这回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不光一口气出动了7架乃至9架B-2隐身轰炸机,而且还把“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编队也给拉到了红海来。美军此次针对胡塞的攻势前前后后已经持续了好几十天,然而相关攻势进展到现在不能说是势如破竹吧,也可以说是跟胡塞打得有来有回了。
胡塞并没有美军的来势汹汹就缩头认怂,反倒是越战越勇。一边不断对外公布新的反击行动计划,包括针对美军航母发动反舰袭击;另一边还在X等美国社媒平台上直接用中文发布讨贼声明。这种东洋景不仅看得许多美国人大受震撼,也把我这个中国人给看得一愣一愣的。
从大约4月初起,胡塞发言人叶海亚就开始在X上用中文发帖了
二、“英国派航母来印太干嘛?”“为了保护中英的贸易航线不受中国威胁”
眼看美军在红海地区跟胡塞打得有来有回,英国人这下可犯了难。因为“高桅行动”的第二部分就是要奔赴红海和美军会师,然后美英两国的航母编队合兵一处,对隐藏在也门内陆的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联合空袭。
如果美军把胡塞给压制住了还则罢了,英国人跑过来合个影、打个卡、留个念、装个叉,这事也就过去了。狐假虎威嘛,打胡塞的胆子英国人没有,但是借着打胡塞的名义蹭美国人的威风,这个胆子英国人不仅有,而且还很大。
但是现在红海地区的剧本很显然没有按照英国人预期的方向去发展,所以英国人就开始头疼了。这趟组织了那么大规模的远洋舰队出去满世界浪8个月,主要就是奔着露脸去的,万一在红海就被胡塞的导弹和无人机给拔光了裤衩子,一个不小心把屁股给露了出来,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第一艘“亲王”号就沉在了亚太,将来搞不好历史还要重演
所以英国人现在对“高桅行动”的第二部分存在很大争议,这个主线任务到时候很有可能会被放弃。为了避嫌,‘亲王’号航母编队可能不仅不会跟着美军一块打胡塞,甚至还有可能绕开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绕一大圈通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太地区。
一旦进入印太地区,这时的“高桅行动”就进入了第三部分,也是高潮部分。按计划,“亲王”号航母编队届时将与包括美、印、澳、新在内的19个国家,在澳大利亚外海举行一场大型联合军演。
为什么要定在澳大利亚外海呢?按照《每日电讯报》文章里的说法,这是因为“亲王”号航母编队此次远赴印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巩固同美、澳两国的“奥库斯”联盟。让澳大利亚觉得自己不是西方的孤儿,哥们在世界上也是有人罩着的,不是随随便便谁家的055路过都能踢两脚的野狗。
这种级别的联合演习肯定是要找一个假想敌的。“亲王”号航母编队大老远跑到印太来,这是奔着和谁干仗的呢?对此英国军方并未明示,倒是《每日电讯报》在文章里帮英军航母编队脑补了一个劲敌——中国。这就是我在本期节目开头给大家复述的那段内容的由来,虽说确实是癫得离谱了点,但英国媒体并不是无缘无故发癫的。
除了幻想用“亲王”号航母编队上的F-35B战机一挑二打赢我们辽宁舰、山东舰两艘航母上的舰载机部队之外,《每日电讯报》那篇文章里还开了另外一个同样堪称巨大、甚至更大的脑洞:文章认为此次伴随“亲王”号远航的“机敏”级核潜艇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战力,仅凭解放军目前的反潜作战力量难以应对。一旦中英两军的海上冲突升级,仅凭“机敏”级核潜艇一艇之力,或便足以将大量中国舰艇送去海底喂鱼。
辽宁、山东:是谁想单挑我们来着?
英国航母和“机敏”级核潜艇
最搞笑的是英国人还把福建舰的名字拼错了,从fujian拼成了fujuian,音译过来就成了“福居安”
瞧瞧人家英国媒体这文章写的,不知道还以为这是当年日本海军整出来的大本营战报呢。
关于此次“亲王”号航母编队远赴印太的主要目的,文章援引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的话称,“这是英国与伙伴及盟友紧密协作的独特机会,既展现了我们对安全与稳定的承诺,也为提振英国经济、促进贸易和出口创造了新的契机。”
《每日电讯报》编辑汤姆·夏普(Tom Sharpe)生怕读者看不懂这段英国官八股,所以还很贴心地对它进行了英译英:
“换言之,这是一次以贸易合作为支撑的影响力行动——这是我大英皇家海军的祖宗之法,数百年来一贯如此。仅2024年,英国与印太地区的贸易额就已达到了286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77万亿元),占去了英国当年贸易总额的17%。如果有人认为印太地区和英国相去甚远,所以发生在那里的事情就与英国无关,那我觉得对方就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去查了一下。大家猜猜看谁是英国在印太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没错,你们猜对了,正是某个拥有14亿人口的东方文明古国。如果具体到进出口贸易的差额,英国对华进口比英国对华出口还多一截。如果你结合这个具体情况去推导《每日电讯报》文章里头的那个逻辑,那么你最后就会得出一个和澳剧《乌托邦》中的魔幻剧情一样魔幻的结论:
“我们派出去那么多船、砸下去那么多钱,到底是去要干嘛?”
“为了保护大英的战略利益。”
“再具体点。”
“为了保护大英在印太-亚洲地区的战略利益。”
“你是想说英国的海上贸易航线不?”
“嗯。”
“那我问你,我们在印太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谁?”
“是东大。”
“那合着照你们这意思,我们这回派出了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远洋航母编队,弄出那么大的阵仗,砸下去那么多钱,就是为了保护英国和东大的贸易航线……免受东大的威胁?”
“嗯。”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能编出那么离谱的剧情来了吧?因为这种指鹿为马的想象力是根植在昂撒人骨子里的。你笑昂撒人的剧情离谱,昂撒人可能也在笑你不懂昂撒。
三、两艘航母共享一根船锚,一条裤子娘俩分,谁出门献世谁穿,在家的就光腚
行吧,你们拿我们当假想敌就当假想敌吧,这事我都不说啥了。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你们英国媒体要把澳大利亚外海说成是“中国周边海域”。
你们英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语境里的“中国周边海域”是啥意思不?就是中国的家门口。这澳大利亚外海明明离着中国大陆十万八千里呢,怎么就成中国家门口了呢?我心想我们家可真够大的啊,这一个不留神都把家门口给修到澳大利亚外海去了。要是那样的话,这澳大利亚怕不是早就成我们的一个省了。
好嘛,亏你们英国媒体还说,“亲王”号这趟过来是为了澳大利亚打气撑腰的。有你们这么撑腰的吗?你这是在撑谁的腰啊?怎么连你小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快没了也联合不起来这样的老牌封建余孽,也叛变西方帝国主义了呢?我说怎么之前055过去澳大利亚溜圈儿溜得那么顺呢,合着是你小子把解放军给引过来的啊?
说来搞笑的是,在“亲王”号从英国港口启程出发之前,有网友注意到,英国海军为它和它妈——也就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换了一下船锚。为什么要换船锚呢?因为“亲王”号的原配船锚由于老化严重和保养不佳等原因,现在已经锈得没法用了。此次“高桅行动”一出门就得浪8个月,中间要是有个阴差阳错导致掉链子,“亲王”号就是想换锚都没得换了。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英国海军就在“亲王”号启程之前帮它把原配的船锚先给卸了,再把它妈的船锚拆下来给它先用着。这事换一个通俗点的说法,别看“亲王”号、“女王号”这娘俩的名头都挺大,实际上家里拢共就一条裤子,谁要出门就归谁穿,剩下那个就在家里光着腚。
很多得知此事的英国网民都被气乐了,于是乎便开始在X上疯狂吐槽:
“我们居然连给航母备用的船锚都没有吗?我之前就知道英国海军的状况很糟,没想到居然这么糟。”
“为什么两艘航母只有一根船锚,这东西也是共享的吗?”
“我还以为之前是网友在开玩笑,没想到那个笑话是真的。他们娘俩真就只有一条裤子,谁要出门谁就穿。”
虽然“亲王”号因为体弱多病不常出远门,但是英国海军的其他舰艇在印太地区还是挺活跃的。2021年,英国人甚至还曾派遣他们的驱护舰穿越过台湾海峡。那时美国还是拜登说了算,英国海军也是跟在美国海军的屁股后头狐假虎威的。
现在一晃眼4年过去了,终于轮到“亲王”号也要过来浪一遭的。这来都来了,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英国海军原本是想让“亲王”号航母编队到时候也穿越一下台湾海峡,北上访问一下日本的。但是川普上台之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已经完全变了,现在英国人的心里也没底。主要是怕死,没有美国罩着他们真怕“亲王”号在通过台海时会有个冬瓜豆腐,而且真出事了英国人到时候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不然呢?你难不成还指望,英国政府再派一支规模更大的航母编队过来讨个说法吗?台湾海峡可不比澳大利亚外海,英国海军在这里真就跟路边的一条野狗没啥区别,踢死了就踢死了,没人会在乎的。
英国人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他们没敢把话说死。先把“亲王”号弄来亚太再说,至于到时候过不过台湾海峡,看情况来呗。我们中国人是讲道理的,它不敢过我们还能逼他过咋地?
英国海军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艘以“威尔士亲王”命名的舰艇,一艘是二战时期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另一艘就是现在的航母。凑巧的是,这两艘舰船都和印太有着不浅的渊源,尤其是“亲王”号战列舰,因为它最后就沉在了南海,距离马来西亚刁曼岛不远处海域,被日本海军给击沉的。
作为一艘建造于1937的战列舰,“亲王”号虽然老早就葬身鱼腹了,但是惦记着它的人却不老少,其中许多还是中国的打捞船。因为“亲王”号舰上的金属材料是二战前锻造出来的,没有受到日后美苏等国因为核试验所造成的污染,比较干净,对于制造一些精密的医疗器材属于抢手货。“亲王”号因此时不时就会被中国的民间打捞船队跑过来薅点帝国主义羊毛,英国政府和军方也因此时不时就要在舆论场上谴责我们两句。
要是哪天“亲王”号航母一个不留神,被不知道从哪儿刮来的千里东风给掀翻了,掀到海底去了,我估计到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连带中国渔民在内的中国远洋捕捞队了。
都是薅帝国主义羊毛,老薅二战战列舰的有什么意思?要薅就得薅现代航母的。要是哪天三沙的某位渔民在打渔时一个不小心把“亲王”号的船锚给捞上来了,我估计这玩意拉回去之后还能成为三沙的一个景点。多年以后,两位内地游客远赴三沙旅游,看到岛上那个锈迹斑斑的船锚,他们之间没准还会发生这样一段对话:
“一个锈了吧唧的破船锚有什么好稀罕的?”
“你懂个屁,这是英国国王和他妈的裤衩子,那能一样吗?”
“怎么这娘俩才一条裤子?”
“就是因为这娘俩才一条裤子,所以才稀罕啊。”
来源:孤烟暮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