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记载:“太平道者,师持九节鞭,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是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意思是,信徒向神灵跪拜叩头,忏悔罪过,然后饮用符水,念诵咒语,以此消灾除病。倘若有得了小病的人,喝了符水之后,痊愈了就证明这个人信道;倘若得病很重,喝了符水不管用,就证明这个人不信道。这种迷信太平道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诡辩,但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而且吸引很多信众。



太平道信奉“中黄太乙”为最高神,以实现“黄天太平”的纲领。张角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代表苍天的汉朝政权就要灭亡了,代替汉朝的新政权黄天即将建立,到甲子年,天下就会太平。这是号召太平道教徒起义的口号,要推翻汉朝的统治。当时权贵可以实现世袭,就是权力世世代代世袭,权贵的儿子还是权贵,而老百姓大多都是农民,不读书,不识字,永远做不了权贵。民间的读书人要想成为权贵,就要到权贵家里做门客,为权贵出谋划策,只有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信奉太平道的人大多都是农民,被张角忽悠,以为可以获得黄天的神力保佑,即便反对朝廷,也可以获得好的结果,而不会被称为造反。事实上,他们就是造反。并不是说造反有理,而是通过迷信思想笼络教徒,以道乱政,本身就不可长久。因为人心不是完全靠迷信来统治的,就好像皇帝统治人们一样,虽然宣传迷信思想,要用神权来统治人们的头脑,但同时还有法律和改造了的儒家道德。法律是内在的条例,要通过暴力来执行,而改造了的儒家道德强调尊卑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强调妇女依附于男子,强调男子要做顺民,要从小懂礼仪,知荣辱。当大多数农民都懂得封建礼仪道德之后,他们就被这种礼仪道德束缚了手脚,同时他们也迷信神灵,会崇拜神灵,甚至会把皇帝当成神灵的代言人。

皇帝通过神权统治人们的头脑,和起义者通过神权统治人们的头脑似乎如出一辙,但并不能等同。皇帝有自己的暴力机关,不论是军队还是衙门,都具有合法伤害权,可以对造反的老百姓施以刑罚,可以对那些散布蛊惑人心言论的书生施以刑罚,杀鸡骇猴,要让所有老百姓都认识到犯罪的坏处。但这种统治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产生饥荒和战乱,不能出现瘟疫和冰雹,不能出现旱灾和洪灾,一旦出现灾难,农作物就会颗粒无收,而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吃不上喝不上了,就会造反,而且认为为了生存而造反是有道理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倘若一个地方的人没吃的,而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却有吃的,那么没吃到的人就会到另外一个地方要饭,而且会聚在一起,成为流民,要吃大户,甚至会打劫官府的粮食。张角创立太平道的时候,正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内宦官与外戚尔虞我诈,轮番乱政;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割据军阀为非作歹,又逢连年灾荒,以致出现“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间惨剧,广大劳动人民已经生存不下去了,而这个时候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建了黄巾军。张角认为,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理想,



张角提出的社会理想不可谓不美好,而且后代很多仁人志士都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也体现了这种理想,但偏偏无法实现。理想越美好,现时就越残酷,甚至民间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而统治阶级却不会因为老百姓饿死而吃不饱穿不暖,反而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在如此贫富不均的情况下,民间出现了张角的起义,也是理所当然的。后代的很多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农民不堪忍受压榨和剥削,为了生存而去斗争。但张角的太平道似乎有着愚民的属性,用美好的社会理想吸引人们,同时用装神弄鬼的迷信思想来教化人们,其实就是给人们洗脑,而且通过了一种所谓验证的方法来吸引教徒,或者说是对教徒的一种筛选。喝了符水的病人能够痊愈,就证明是信道的人,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效应,却往往能迷惑很多不识字的农民。而喝了符水的病人不能痊愈,就证明不信道。似乎比较客观,只要通过符水来验证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吸引信众,而被吸引加入的信众本身就证明有黄天的加持,甚至是无时无刻不受到神灵的保佑,最终会听从张角的指挥。

迷信太平道的人被张角忽悠了,却不一定能够推翻皇帝的统治。他们似乎没有想过要做王侯将相,而是要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要吃饱穿暖,却忽略了革命的长期性和艰苦性。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农民革命,倘若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只是用装神弄鬼的手段来笼络信众,最终会发展成一道乱政的闹剧,会被皇帝镇压下去。但在当时,农民大多没文化,普遍迷信,而且生存受到了威胁,就一定会有人跳出来,代表所谓的神灵发言,还要给农民洗脑,让农民信奉神灵,当然发言的人会成为神灵的代言人,会成为最大的神,领着造反的农民去推翻皇帝的统治。他们似乎没有太大的社会理想,除了要建立天下大同的社会,就是农民起义领袖要做皇帝。分封跟着他起义的一些穷兄弟。没有远大的理想,总是会失败的,而以迷信为主要统治的手段,最终也会败露的,尤其是在皇帝组织大军围攻的情况下,迷信的起义军领袖会做出很多奇怪的举动,甚至要踏罡步斗,装作大法师,还要撒豆成冰兵,却最终发展成闹剧,被轻而易举地击溃。



并不是张角提出的社会理想不美好,也不是张角的起义本身不可行,而是他用迷信统治农民的手段出了问题。虽然用迷信的手法统治农民是一种高效的方法,而且会迅速收揽人心,甚至以宗教般的人文关怀来关注每一个农民,但没有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先进的阶级做领导,最终会发展成一场装神弄鬼的闹剧。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都用迷信手段统治人心,最终发展成闹剧,而不是真的推翻了皇帝的统治。除非有知识分子做辅助,有先进的阶级做领导。不然迷信就是迷信,并不能降下所谓的神灵,也不能获得神灵的保护,当然更不可能用符水来治疗所有人的疾病,不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