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自觉的回到教室坐好。这节课是语文课,站在讲台上了老师王知勉给学生们讲起了王昌龄《出塞》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知勉在黑板上工整书写出了整首诗,带着同学们朗读了几遍后,认真仔细地讲解起了诗中包含的典故。
“同学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飞将’说的便是汉代名将李广。”
“他是西汉名将,常年在北方边境带兵抵抗匈奴,为大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李广的武艺高强,尤其是箭术非常高超,打的匈奴人哭爹喊娘,都称呼他为“飞将军”,数年不敢入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件关于他‘射石搏虎’的轶事了。”
同学们就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如此精彩的讲解使得全班学生皆打起了精神。
王老师推了推眼镜,继续讲述:“那年月,匈奴骑兵时常南下劫掠。李广身为边关统帅,日夜枕戈待旦。有天月黑风高,他带着巡逻队经过一片荒草丛生的山岗……”
他突然顿住,教室里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此时正值月黑风高,李广瞥见前方草丛里卧着一团黑影,那感觉就像扒了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他不敢托大,立刻张弓引箭,箭簇破空的锐响在夜空中顿时响起,紧接着传来重物被击中的闷响。’”
王老师攥紧拳头,模拟拉弓的姿势,几个男生不自觉挺直腰板,“眼见‘老虎’没了动静,于是众人走上前仔细查看,却发现竟是一块巨石!李广射出的深深扎进石头里,众人叹服。之后李广如何屏息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
"原来再强的弓,也需要绝境中的孤勇啊。"
这话让王知勉心头微动,想起了一个上联,便抓起粉笔在黑板上笔锋遒劲地写下:"强弓射硬石,弓虽强,石更硬"。
“这是个根据‘李广射石’而来的拆字联,‘强’拆开是‘弓’和‘虽’,‘硬’拆开是‘石’和‘更’。同学们敢不敢试试,对出下联?”
前排的赵明明 “腾” 地站起来:“老师,我对‘柴木生烟火,此木柴,因火烟’!” 他挠挠头解释:“柴是‘此’和‘木’,烟是‘因’和‘火’,就像咱们老家烧灶,柴一烧就冒烟火。”
王老师抚掌大笑:"好个烟火人间气!"!
这时后排的夏小雨举起手,声音清脆:“驰马驱忧心,马也驰,心尤忧!” 她眼睛亮晶晶的:“我觉得李广征战在外,肯定也有想家的时候,'驰'拆'马也','忧'拆'心尤',骑马飞奔散心,却难以放下那忧国忧民之心。”
王老师若有所思地点头:“不仅拆字工整,还写出了人物的内心。”
随着讨论愈发热烈,妙对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灭火禳息心,火一灭,心自息!” 语文课代表说出来了自己的下联,“古代人遇到灾祸会举行祭祀,希望熄灭灾难,平息内心忧虑。”
“明日吃鲜鱼,日月明,鱼羊鲜!” 贪吃的小胖说完,自己先嘿嘿笑起来,“我就想着鱼和羊肉炖在一起,肯定特别鲜!”
班长调皮的说出了自己的下联:“明日娶妙女,日月明,少女妙。” “我认为哪个男生都想为了能娶个好姑娘,多幸福啊!” 教室里爆发出笑声,王老师也跟着笑弯了眼。
"堤土围鲫鱼,土是堤,鱼即鲫"出自种植户之子王大川之口,他挠着头说我家养了好多鱼,就想到了这个下联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很快,正在此时下课铃声响了,王老师收拾好教具,拍了拍手:“同学们真是让我惊喜!大家的下联都非常棒,希望再接再厉。”
随即挥了挥手:“回去再琢磨琢磨,下次课咱们接着对!”
窗外的晚霞越烧越红,就像这节充满欢笑与智慧的语文课,在每个人心里都留下了温暖的印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