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连查成绩都需要交钱了?山东菏泽一位家长发视频说:自己想查一下孩子的成绩,但是被告知现在查成绩都需要用APP,不仅如此,还需要充会员才能看。
事情的起因,是这位家长用学校推荐的“七天学堂”软件查成绩,但是在查询孩子成绩时跳出开会员的提示:单月38元,连续包月25元,年费300元。
为什么学校要把成绩公布在软件上?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么样的?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内
孩子查成绩“被收费”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的时候,学校都会把成绩,排名这一系列的数据打印成纸质版,给学生或者家长查看,随着现在信息化的发展,很多学校也会把成绩公布在学校公众号或者网站上,这些都是可以免费查看的。
但是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第三方的软件合作,把成绩的数据发布到软件上,当家长或者学生想查成绩的时候需要下载指定的软件,但是通常这些软件都是有会员制度的,想要看完整的数据就需要开会员。
开头提到的家长在视频里无奈的感叹:我是第一次遇到查孩子成绩还要开会员的情况,她的孩子在读初中,学校要求家长下载“七天学堂”App,说以后考试成绩,作业通知都从这上面发布,刚开始,她还觉得很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样等老师群里发成绩单。
然而,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小的“坑”,“上次期中考试,我想看孩子排名,App上显示要开会员,想看详细答题卡,又提示要开会员,最后为了不耽误了解情况,我花了38元开了一个月会员,这位家长有些郁闷:不是说基础功能免费吗?可我想看的都在会员功能里。
许多家长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推荐的软件,还需要额外付费,难道孩子的成绩也成了“商业产品”,随后,开发该App的安徽七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开回应,称:成绩查询免费,收费只是针对部分订阅功能。
这一说法从表面看,确实符合“免费+增值服务”的商业逻辑,但问题在于:普通家长能否明确区分这些基础与深度功能,在这些软件的页面上,付费按钮很显眼,免费功能隐藏在好几个菜单里,还不一定好找,很多家长表示:一开始以为不付费就查不了成绩,因为引导太强了。
一些家长把这种体验比喻成“饭店免费喝汤”:广告写着免费,但进店才发现,餐具要收费,调料要收费,真正喝上汤还得点菜,这哪里是免费,这就是引导消费。
更让家长们感到不安的是:为什么学校会推荐这样的App?推荐背后是否存在合作关系或其他利益链条?一位教育方面的专家表示:如果是学校或教育局官方推荐的App,本应确保公正中立,而不该存在诱导付费的情况。
学校和软件合作背后的原因
随着“查成绩要会员”事件发酵,公众的关注点也从App本身,转向了背后的公司:安徽七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不仅仅开发七天学堂App,还承接了许多教育信息化项目。
数据显示,他们的业务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包括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雷州市第八中学,高州市云潭中心学校等单位。
这不禁让人好奇:一个成绩查询App,是怎么做到与这么多学校,教育机构有业务往来?实际上,七天学堂远不止成绩查询,它是一个围绕学生数据,教育管理,家校沟通的综合教育信息平台。
除了面向家长的软件端,还有学校端的管理平台,老师端的数据入口,形成了“多方位数据服务”模式,业内人士指出,这样的平台,一旦被学校大规模使用,意味着它掌握了海量的学生数据:成绩,考试频率,学科强弱,错题统计,进步曲线等等。
甚至还甚至家长的行为数据,付费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商业价值,远超过一份简单的成绩单,这种方式看似提供便捷,实际上通过功能分层,将家长逐步引导至付费区间,特别是“成绩分析”“排名”“错题统计”这类功能,正好击中了家长最关心,最焦虑的需求点。
孩子的成绩家长当然希望多了解一些,不只是知道分数,还想知道错在哪,该补什么,班级排名第几,一位初中家长坦言:这些功能一旦藏在会员后面,家长很难拒绝,不仅如此,当学校推荐这款App时,家长实际上处于“被动”的局面。
因为成绩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中,家长别无选择,只能跟着平台,。这种“绑定式”用户关系,为平台带来了稳固的用户基础,也强化了平台的“议价能力”,本质上,这就是一种教育场景下的数据垄断,当用户无法选择其他途径时,平台的收费功能设置就有了绝对主动权。
教育软件的边界
如今,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教育软件,它们五花八门,功能都非常的丰富,但是共同点就是都会有对应的收费项目,一位60岁的爷爷说:我给孙子查成绩,不小心就点了开通会员,扣完钱之后没管,第二个月才发现是自动续费。
这类情况并不罕见,尤其对年纪稍大的用户,复杂的界面,诱导性的提示,都可能造成误操作,实际上,也有许多家长并不反对App收费,只要是公开和透明的选择都能接受。
家长担忧的是:当查询成绩的唯一通道被绑定在收费App时,这份“选择”就不再是自由选择,而是一种被动接受。查成绩本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当它与“会员收费”“数据垄断”“被动绑定”联系在一起时,就不再只是技术问题,更是教育公平、家长权益的社会议题。
一位教育专家提醒:数字化不能替代教育本质。教育软件需要有边界,尤其是涉及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有清晰的公益与商业区分。
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心愿只是明明白白看成绩,而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最大的责任是守住教育的公益底线,未来,如何在数字化教育与商业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才是所有人需要面对的更大考题。
你们遇到过查成绩收费的事情吗?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