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最新失业率数据维持在5.1%水平,略好于预期,但就业市场仍然处于十分严峻的境况,存在不少“隐忧”。

其中之一,可以归纳为新西兰社会对亚裔等移民在职场上的“无意识”偏见。

高学历投400简历无工作

Alex Tan是一名马来西亚华裔,在47岁时带着妻儿来到奥克兰希望寻找新生活。

让他想不到的是,尽管自己曾经在多家国际化企业任职,各方面技能和经验都很优秀,然而自己申请了400份工作,面试了21次,过了8个月,仍然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在许多面试中,Alex收到的反馈要么是“资历过高”,要么是“缺乏新西兰本地经验”

他觉得,有些新西兰的雇主仍然抱有“村庄心态”(village mentality),倾向于聘请和自己文化背景相似的人。


而且被报道的案例只是少数,更多移民可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被动错失过许多机会。

曾有新西兰记者在2004年做过一个测试:用技能相同,族裔分别是华裔/本地Kiwi的简历去找猎头公司,结果本地简历被拒的比例只有3%,而亚裔被拒的比例却高达27%。


简历因“名字太难念”被筛

亚裔遭遇职场“隐形歧视”

在一场由MC律师事务所举办的种族多样性座谈会上,奥克兰企业转型顾问和社区领袖Ravi Nyayapati分享了自己作为亚裔移民的经历。

他指出,本地人的“无意识偏见”其实并不少见。

“我以前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了4、5年,有一次大型招聘时,负责的同事说,‘这人的名字太难念了,下一个’。”


Ravi说:“这个同事人很好,是我见过最好的人,但他也会看着简历说‘这人的新西兰本地经验不足’,然后就筛掉那些简历。

“我在这生活24年了,我至今不知道所谓‘新西兰本地经验’是什么。”


不仅是私人企业,亚裔在公共部门中的存在感也相当低。

根据新西兰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年度报告,尽管亚裔员工在公共服务部门的比例逐年上升,2024年已达到15.9%,但在高级管理层中,亚裔仅占3.3%。

其中司法部600多名亚裔员工中,竟无一人担任管理职位。

扫清发展障碍

“社交”至关重要

虽然对比过往,现在的新西兰在对待少数族裔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这不代表没有问题。

Ravi说:“我见过有海外内外全科医生学位的移民在Pak'nSave推购物车。

“他们有技能,但有东西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这些障碍。”


Ravi觉得,与其等待社会整体变化,移民自身努力,同样能为自己乃至整个群体带来好的影响。

除了老生常谈的加强语言技能、学习本地文化外,他提到两个很简单,但又十分实用的方面。

社交

Ravi说,在新西兰无论是个人职业发展还是运营公司,你都不能单打独斗。

“在新西兰,‘你认识谁’‘你懂什么技能’更容易左右你的发展,我本质上是一个i人,社交对于我来说很难,但最终我还是学会了如何去社交和拓展人脉,这是必须要做的。”


文化独特性

另一方面,融入当地社会对一名移民来说很重要,但有时“做自己”同样能够使你取得成功。

“百年日本公司OG在新西兰收购过本地纸浆和包装业务,我当时参与了撤职程序和拆分的工作,亲眼目睹他们在遵守新西兰法律法规的同时,依然保持日本文化核心的运作方式。

“你能在这里取得巨大成功,同时也能不失去你的独特性,甚至将它们变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许多人同样凭借他们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


Ravi呼吁:“我们不能再等待别人为我们发声。是时候我们自己站出来,讲述我们的故事,争取我们的权利。”

05

MC律所合伙人:

愿为大家“撑把伞”

MC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汪君尊律师表示,她非常理解移民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汪律师说,当年自己从法学院毕业时,也曾因为华人姓氏而在求职时吃过亏,所以她始终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为大家“搭把手”、“撑把伞”

她说,无论是在职业建议,还是人脉资源方面,自己都愿意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此外,MC会定期举办包括酒会在内的社交活动,目前更 为有需要的华人朋友推出了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每周一下午2~3点或6~7点期间,MC华人法律团队会提供每人15分钟的一对一线上咨询(电话或在线视频)。

各位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提前预约你的咨询时间。

预约邮件地址: PrivateClient@mc.co.nz

邮件中请提供以下信息:

· 咨询人姓名
· 联系方式
· 咨询事项
· 希望咨询的时间

每一位朋友的预约都十分宝贵,但由于名额有限,律师团队成员会按预约顺序安排咨询。


*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