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作为媒体,在今年的年初,将俄罗斯29份机密文件曝光,其中的内容令人非常震惊,俄罗斯预设了如果和北约开战,那么将会在率先击打中国在海上的两个邻国,并对其进行强烈的攻击。
可是要知道北约的主场不是在欧洲吗?为何俄罗斯要将目标瞄向亚洲,中国两个海上邻国又是哪两个国家?
就在今年年初,英国的媒体报道,俄罗斯绝密文件泄露,文件当中的内容令人震惊,从相关数据上来看,外泄的29份俄军档案,这份计划的核心是“保护俄罗斯东部边境安全”。
其中也做出一些预设,一旦和北约开战,将率先攻打中国的两个海上邻国,这两个国家就是日本和韩国,在文件列出了160个潜在打击目标。
覆盖日韩两国的军事指挥中心、空军基地、海军港口,甚至包括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俄军意图通过摧毁这些节点,阻断敌方在远东的兵力集结。
其中一项具体方案令人咋舌:俄军计划动用Tu-160战略轰炸机,向日本三泽基地的奥尻岛雷达站发射12枚Kh-101巡航导弹,并自信地标注“成功率高达85%”。这类细节暴露出俄军对技术能力的迷信,也暗示其试图通过精确打击瘫痪对手的“眼睛和耳朵”。
文件中对基础设施的重视尤其值得玩味,例如,韩国釜山港被列为“一级目标”,因为这里是美军物资转运的核心枢纽,日本青森县的铁路隧道则被视为“阻断本州岛南北联动的咽喉”。
俄军认为,摧毁这些目标不仅能延缓敌方行动,还能制造社会恐慌,断水断电的平民,可比军队更难安抚。此外,文件中多次提到“非对称作战”。
俄军计划在冲突初期使用电子战部队干扰日韩的通信网络,并利用网络攻击瘫痪其电力系统。文件的时间跨度是从2008年到2014年,恰好覆盖了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的阶段。
2008年俄格战争后,北约加速吸纳东欧国家,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则彻底撕破脸皮。俄军在这段时间频繁修订作战计划,反映出其“以攻代守”的思维,与其坐等北约东扩,不如提前规划反击手段。
北约的“亚太朋友圈”越扩越大,日韩的参与度尤其让俄罗斯警惕。这两个国家与俄远东地区仅隔一道海峡,且驻扎着近8万美军,部署了宙斯盾舰、F-35战机等尖端装备。
历史上,日本曾与俄罗斯因“北方四岛”问题多次剑拔弩张。二战末期,苏联为防范日本突袭远东,甚至屯兵40万。
如今,俄方担心这些争议岛屿可能成为北约登陆的跳板。而韩国虽与俄无领土纠纷,但其境内美军基地的远程打击能力,直接被俄视为“抵在肋下的刀”。
自2006年美国提议与日韩等国建立伙伴关系,到2021年北约明确将“印太事务”纳入议程,北约的触角逐渐伸向亚洲。2024年,日韩领导人更是首次以“全球伙伴”身份参加北约峰会。俄罗斯军事专家直言北约这是要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给俄罗斯上枷锁。
日韩的常规军力不容小觑,两国海军总吨位超过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空军拥有数百架美制四代机,反导系统也能拦截俄军多数常规导弹。但俄方认为,一旦开战,日韩经济高度依赖海运的弱点将暴露无遗。
此外,俄军文件中还提到日韩的“心理防线”。日本自卫队长期以“专守防卫”为原则,缺乏主动进攻的经验,韩国军队的指挥权仍部分掌握在美军手中,战时协调效率存疑。俄方甚至模拟过“用低当量核武器打击无人岛”的场景,认为这种“可控核威慑”能让日韩不战自溃。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猛然意识到,现代战争早已没有“东西线之分”。2024年,朝鲜向乌克兰战场派遣志愿军的消息传出,俄朝军事合作陡然升温。北约加速拉拢亚太国家,试图形成“欧亚联动”的包围网。
为牵制日韩,俄罗斯开始大力武装朝鲜。2024年底,朝鲜最新型驱逐舰高调下水,试射多款新型导弹,俄朝联合军演频率也大幅增加。莫斯科的算盘很明确,让平壤在东北亚制造足够压力,迫使日韩不敢轻举妄动。
俄朝合作甚至延伸到了“战场测试”,例如朝鲜在俄乌冲突中使用的无人机战术,被俄军视为对抗北约电子战系统的有效手段。尽管北约扬言“同时应对中俄”,但其内部对“亚太扩张”分歧严重。
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更关注乌克兰战场,对在亚洲与俄对抗兴趣寥寥。美国的战略重心也摇摆不定,既要防止中国崛起,又得盯着俄罗斯的核武库,还得抽空处理中东乱局。
这种“战略过载”导致北约的亚太布局漏洞百出,美国承诺向日本提供“核保护伞”,却拒绝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北约与日韩的军事合作仍停留在联合演习和情报共享层面,缺乏实质性的共同防御机制。
除了军事对抗,文件还暗示了俄方的经济反制手段。俄方可通过限制对日韩的能源出口,或联合中国在供应链上施压。毕竟,日本90%的能源依赖进口,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关键原料也需从俄远东地区采购。
这份外泄的作战计划,本质是俄罗斯对北约的“心理战”。通过曝光“打击日韩方案”,莫斯科既警告两国勿彻底倒向北约,也为俄朝合作争取筹码。
目前的现实是,日韩虽与美国绑定,但绝不愿成为第二个乌克兰。两国经济高度依赖全球化,一旦卷入大国冲突,代价远超收益。
而北约的“亚太野心”也受制于资源有限和内部矛盾,难在短期内形成实质威胁。毕竟,在核大国之间,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开第一枪的人,而是让对手不敢开第二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