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推断过“同意接触以及谁来接触的方式”,当然这也早已经是明牌。
在第三国的离岸式接触也是这几年一贯的风格,彼此给台阶,谈不拢也算是初步接触,但是大概率是初步接触一下,方案上是彼此互相漫天要价,接触的目的纯粹是缓和一下紧张的氛围。
何立峰与美财长贝森特视频通话,就中美经济领域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哪些信息值得关注?释放出什么信号?
随着,类似巴菲特、基辛格这种化石级的历史人物的老去,美国当前手握权力的年轻一辈,对中美关系的处理上更加偏向激进短视,更加敌视对方。
当然,也是释放了一个很明确的信号给到这一代美国的年轻政客,中国不是80-90s的日本,美国一贯作风的拿捏手段,在中国面前都已经失灵。
说句题外话:中国经济一直是验证经济理论跨国分析的outlier;所以中国的研究适合单独成为一个样本。
汇率中国有严格的调控在岸汇率,也有市场化的离岸汇率,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独特鲜明特点-”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这一点是中国经济抗风险、韧性的根源。
未来,国际贸易局势很明确,从一超多强变为多强的多极化政治贸易格局。
特朗普竞选成功之后,11月份的一次群友直播谈中美关系走势,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
当前及未来几代人,面临的是中国和美国不再有错位发展的机会,在竞争对抗中寻求发展,将会是未来几十年的大趋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麻省理工学院的戴维·奥托尔(Autor)及其同事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遭受关税打击最严重的地区,如今反而更倾向于投票给共和党。研究者猜测,选民可能认为“对中国采取对抗行动”很重要,哪怕代价不小。
所以,2020年以来,高瞻远瞩的定力一直在坚持发展科技,极其克制宏观调控,以寻求科技的发展,提出“科技金融”是五大金融之首。
2025年,不仅是集体学习AI,集体学习之后就去现场考察发展现状,未来科技的重视度会提升到更高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