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松动的井盖、一条及时的微信、一次主动的守护——近日,长征镇东旺居民区上演了暖心的一幕,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顺丰骑手小陈在配送途中发现东旺公寓57号楼门前井盖破损,他迅速搬来木板临时加固,随即通过微信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晓慧“一键报备”:“刘书记,东旺57号楼门口有个井盖坏了,我已用一块木板临时处理,请尽快安排维修!”

这看似平常的举动,实则是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基层治理力量的生动缩影。这背后,是长征镇党建引领下“多格合一”治理模式的不断发力,也是祥和综合网格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新就业群体逐渐融入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注入澎湃“新”动能。

综合网络串联资源“小举措”托起“大民生”

在党建引领下,祥和综合网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的治理模式优势,织密新就业群体的“服务网络”。针对骑手“吃饭难、消费贵”等痛点,综合网格街区党支部牵头社区食堂与30余家街区商户,打出“五元能量餐”+“畅享一卡通”组合拳。


社区食堂发挥公益属性“出点力”,每日精心搭配荤素均衡的热汤面、手工大馄饨等暖胃餐食;祥和综合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发动“两企三新”企业、共建单位“撑一把”,通过定向补贴、食材捐赠等方式降低成本,让骑手小哥仅花5元就能在饭点吃上热气腾腾的“暖心套餐”,切实以“小举措”托起“大民生”。


秉持“资源共享、街区共融”理念,祥和综合网格整合商超、汽修、理发等高频服务资源,定制“祥和畅享一卡通”,凭卡可享专属折扣,实现“一卡在手,便利全有”。小小卡片成为联结“党群阵地”与“城市肌理”的桥梁,既满足新就业群体和周边居民高频需求,更推动商户主动亮明“党员示范店”“骑手友好商户”身份,形成“党组织牵头、商户响应、骑手受益”的良性互动。

一平米阵地升级从“歇脚点”到“连心桥”

在祥和综合网格党群服务中心,“一平米温暖驿站”成为骑手的能量补给站和心灵栖息地。这里不仅配备了空调、充电设备、医药箱等实用设施,还固定每周三提供免费下午茶,让骑手“累了能歇脚、没电能充电、渴了有水喝”。更重要的是,网格将骑手需求转化为“微心愿”,引导“两企三新”党组织和区域化单位认领,实现服务精准对接。

2025年全新升级的“融‘新’共治”街区一平米温暖驿站,更是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伙伴”转变。他们主动加入街区治理,化身“流动网格员”,参与文明创建、安全巡查等工作,让小小的驿站成为党群“连心桥”。长征镇还将服务角延伸至3个综合网格的5个党群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暖新服务圈”,让骑手一路都有“落脚点”。

医网融合护健康“专属服务”暖人心

对于风里来雨里去的骑手们来说,健康是他们奔波的“本钱”。祥和综合网格街区党支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打造“惠新e站”,通过线上平台+线下服务,设置“惠新e服务、惠新e体验、惠新e护箱”三大服务项目,进一步关心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一站式的惠民健康服务。同时,线下开设“新就业群体健康专场”,量身定制包含血常规、胸透、骨密度检测等多个项目的体检套餐,提供免费早餐包和健康手册;现场增设“职业病防治小课堂”,针对饮食不规律等特点,讲解肠胃保护、合理用药等实用知识。

治理创新破难题“P+W”模式疏堵点

针对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需求集中、高峰时段易引发人车冲突的问题,长征镇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导向,探索推出“P+W”模式(集中停车+短途步行),在祥和综合网格党群服务中心门前试点划定专属停车区,醒目的蓝色提示牌指引骑手将车辆停放至指定区域,高峰时段民警辅警引导,随后,骑手再步行取餐、送餐。这一“疏堵结合”的治理妙招,从源头减少违法停放和骑行乱象,既提升了街区秩序,又为骑手提供了便利,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的双赢。“过去这里违停扎堆,现在地方大了,引导好了,秩序明显改善,走得也更加顺畅了。”周边居民王女士表示。

未来,长征镇将充分释放党建引领效应,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多格合一”的治理体系创新,通过构建暖心服务矩阵、拓宽多元参与路径,为新就业群体织密城市融入网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动员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大格局。

原标题:《党建引领“多格合一”,长征基层治理融入“新”动能》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上海普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