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就已经是立夏之后了,而在5月份当中,除了有立夏节气之外,还有小满,再往后就是芒种,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随着立夏到来之后,雨水明显的感觉到了多起来,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进入了梅雨季节呢?
一般来讲,在立夏之后,受到南海季风的一个影响,会影响到华南地区,并产生季风对流从而形成降雨,而北方冷空气在这个时期仍然可能南下影响华南,冷暖空气在华南上空交汇,从而形成多雨的一个情况,当然这还并不是黄梅雨。
那么什么是黄梅雨呢?
江南地区,把每年春末夏初时节,梅子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黄梅季。而黄梅雨,就是在这个阶段,连续的阴雨天气,因为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那么关于黄梅雨季有啥说法和讲究呢?
老话就有“雨打黄梅头,寡妇饿街头”,今年啥时候入梅?当天下雨不好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今年啥时候入梅?
因为地区不同,气候不同,所以入梅的时间也不同,所以古代对入梅的时间也并不固定,一般来讲,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立夏逢庚日入梅
《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以2025年为例,5月5日是立夏节气,5月11是庚辰日,也就是说入梅的时间是年5月11日,而芒种是6月5日,第一个壬日在6月12日,为壬子日,所以出梅的时间就是年6月12日。
第二种,芒种后逢丙入梅
《神枢经》记载:“芒种后逢丙日入梅。”按照这个说法,芒种是6月5日,第一个丙日出现在6月6日,也就是说2025年是6月6日入梅。
第三种:芒种后逢壬入梅
《江南志书》记载:“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芒种的时间是确定的,为6月5日,而第一个壬日出现在6月12日,为壬子日,所以入梅的时间是6月12日。
如果是按照第一种说法,5月11日入梅,6月12日出梅,总也就是30多天,这种也被称之为“暴力梅”,说明降雨会比较的多,而如果是按照6月入梅的说法,这梅雨季要短很多。
“雨打黄梅头,寡妇饿街头”,当天下雨不好吗?
这句俗语意思还是比较简单的,说的就是如果在入梅的一个时间段,出现了降雨,那么后续寡妇就会饿街头,换言之,就是年景不是特别的好,因为这个时候出现降雨,也就意味着后续,会出现长时间连续的阴雨天气,这样就容易造成涝灾的一个出现。
正所谓,水满则溢,庄稼的生长需要雨水,同时也需要阳光,雨水过多,导致庄稼的根系腐烂,那么作物就很难迎来丰收。
在古代都是靠天吃饭,地里的收成不好,很容易就出现挨饿的一个情况,这也表明,雨水对庄稼的一个重要性。
现代研究也发现,梅雨量的多少对江淮流域夏季旱涝有重要影响,入出梅的早晚和梅雨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所以老辈人说的这句俗语,也并非是空穴来风,黄梅雨水的情况,确实影响着作物的一个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