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要下雨了!”

最近南方这天气,雨水是瞄准了一个地区一轮又一轮地下。当下,5月第二波降雨来了,而且和第一波降雨一样,一下就是3天起步!



对于干旱地区的小伙伴来说,这简直是天降“救命水”,可连轴转下雨的地方可要小心了,这次还带着强对流天气。

更刺激的是,这波刚开始下,就知道后面还有一波更大的了!到底哪些地方能解渴?哪些地方要防涝?赶紧往下看!



最近这雨啊,就像偏心眼儿似的,光顾着往南方跑。北方的小伙伴们望穿秋水,尤其是陕西、河南、江苏这些地方,土地都快干裂了。这次北方干旱“重灾区”能等来喜雨吗?好像还真有!这次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终于让北方部分地区也雨露均沾,能蹭到点雨水了!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圈叔的评论区不知道谁提出了北方“干旱三兄弟”的说法,指的是今年雨水较少的陕西、河南、江苏三地。而另一个干旱重灾区广西,经过几轮雨水之后的广西东部,基本缓过来了,但广西中西部依旧喊“渴”。



从进入5月份开始,湖南、江西、福建,就堪称雨量“大户”,雨水就几乎没停过,甚至局部地区累计下了50毫米以上。

这一次,降雨又瞄准了这几个地方开始了狂轰。要说这次的雨水,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以及内陆气旋相互牵扯后形成的。内陆气旋带着冷空气南下过程中,和北上的暖湿气团相遇,爆发了这次的强降雨。



在这次降雨过程中,暴雨核心区依旧位于湖南、江西、浙江,局地有24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暴雨带呈现出倾斜30度的姿态,斜跨7省从广西一路延伸到江苏,这种天气容易引发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值得防范。



前期较为干旱的安徽南部、湖南东南部、广西东部,这次也会有10到25毫米的降雨,虽然这些雨还不能完全让当地解除旱情,但有雨总比没有要强。和安徽相似,北方从4月份开始的少雨,让不少地方干旱加剧。在这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山东和东三省是北方降雨的核心区,预计降雨量在10到25毫米之间,虽然和南方的降雨量没法比,但和北方前期那种“洒洒水”式地都没湿透的降雨相比,已经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但要注意叠加效应。毕竟南方的强降雨区和前几轮的降雨区重叠,之前下过雨的地方,这次再浇一轮,小心内涝和地质灾害!



再说说这次北方的冷空气,显然这次冷空气的作用并不能稳稳的占据C位,它只是一个类似“友情客串”的地位,且实力一般。在冷空气影响下,降温幅度4度到8度,和五一期间的北方10度大跳水没法比,影响范围主要在北方,包括新疆、西北、华北。

但对南方来说,冷空气的最大的作用是“推波助澜”。有了这股冷空气的影响,冷空气把江南上空的暖湿气流逼得更猛,雨下得更狠了!



未来10天的趋势,南方雨水继续“包场”,台风继续鸽。

在这波雨结束后,会有一次短暂的回暖,到了13日到15日期间,南方为主的降水还有一轮!这样也就明晰了这两次的降雨节奏。那就是7号开始连下3天,之后10号开始休息3天,13天后雨季再次上岗。13号之后,包括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继续下雨。但台风依旧“难产”,西北太平洋那几个台风胚胎扭扭捏捏,看起来哪一个都不像是能“打”的,至于形成今年的1号台风“蝴蝶”的事,怕是还得再等等……



总之,这波雨对旱区是“雪中送炭”,对涝区是“火上浇油”。大家一定要盯紧天气预报,该防涝的防涝,该蓄水的蓄水!至于海洋上的事,到中旬之前问题不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