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金胜村、棘针村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A区)正在加紧施工。郭苑甫 袁 茜 摄影报道
走在晋源区金胜村、棘针村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A区)现场,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山西建投六建集团的数百名建设者正在各自作业面紧张有序施工。一幢幢高层建筑初见雏形,稳稳托起百姓“安居梦”。
金胜村、棘针村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A区)位于晋阳湖创新风貌区,总建筑面积1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1号、2号、3号、S-2号商业、地库B/C区等。项目建成后,将为晋源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生活中心,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3号楼的基坑开挖是项目团队需要攻克的第一个难题。施工场地局部宽度仅为8米,开挖作业区域与加油站直线距离仅15米,施工难度极大。党员先锋队成员主动请缨、带头攻坚。他们成立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反复实地勘察和方案比选,创新性地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混凝土胎膜”的组合施工工艺。这一工艺创新,有效解决了场地狭小开挖难题,在保证基坑支护安全可靠性的同时,还将施工效率提升了15%。在开挖过程中,项目部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划分了4个党员责任区,在党员带领下,全员连续奋战50多天,完成了约3000立方米的土方外运、43根型钢柱的安装以及超过500吨的钢筋制作与安装任务,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奠定基础。
面对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难题,项目党员先锋队成员分别与劳务分包方、材料供应方等人员召开专题会。重点围绕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车辆运输调度、施工现场布置、道路通行保障、人员组织调配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和模拟论证,逐一排除施工中遇到的各项难题。党员带领破题,为筏板浇筑制定了专属方案。浇筑当天,现场各党员分别负责协调3台汽车泵同时作业,2条商砼生产线的不断供应和20台大型混凝土罐车的循环运输。在先锋队的带领下,累计完成了260余车次、3800余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的任务,且一次成型,不留下一点施工缝。
目前,项目建设已进入全面冲刺阶段,1号、2号、S-2号商业主体结构、二次结构施工完成,正高效推进室内抹灰、水电管网铺设等工序交叉作业;3号超高层施工至主体结构20层以上。项目团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引擎、以精细管理为重要抓手,科学组织施工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以赴保障各关键节点目标顺利实现,确保工程高品质交付。记者 梁 丹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