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现没?生活中那些特别能干的人,最后往往把自己累出一身病。
我邻居张姨就是个典型,年轻时能同时打三份工,现在退休了反而天天往医院跑。
这事儿让我想起弘一法师那句扎心的话: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剩;人心本不累,累的是牵挂太多。
你拼命挣的钱,有人花,罪,却只有自己受!
古书中有个虫子特别有意思,见啥捡啥,树叶石子都往身上背。最后活活把自己累死,到死都不肯卸下重担。
咱们现在多少人活成了这只虫子?白天当职场超人,晚上当家庭顶梁柱,周末还要给亲戚朋友当救火队员。
一、能扛事是本事,但别把自己当骡子使
董浩的故事看得我后背发凉。
这位央视名嘴当年多风光啊,主持《大风车》《芝麻开门》陪伴了多少人的童年。
可谁想得到,36岁那年他差点把自己折腾死。连续十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发烧都硬扛着上班,结果急性黄疸型肝炎直接送进ICU。
这让我想起去年体检时医生说的话:"你们这些中年人,来体检都跟交作业似的。熬夜应酬硬扛着,等指标全飘红了才着急。"
现在的年轻人更夸张,我侄女才工作三年,已经查出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问就是"项目赶进度,哪敢请假"。
但咱们得想明白啊,你拿命换来的奖金,最后都得交给医院。
我表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45岁那年查出血糖爆表,现在天天胰岛素不离身。
他总念叨:"早知道当年少加几个班,现在也不至于吃口饭都得算着热量。"
二、中年人最该学会的三件事:认怂、偷懒、耍赖
马伊琍那次访谈我反复看了三遍。谁能想到荧幕上那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也会跟女儿说"妈妈实在没力气了"。
更没想到女儿早就看穿她的强颜欢笑,只是配合着演戏。
这让我想起上个月同学聚会。
混得最好的王总突然说:"跟你们说实话吧,我现在每天下午都溜去健身房划水。"
大家惊掉下巴,他可是圈里有名的工作狂啊!
结果他嘿嘿一笑:"去年体检报告说我血管年龄60岁,再装铁人就该见马克思了。"
所以说啊,中年人的智慧就体现在三个字——会认怂。
对老板认怂:"这活我真干不了。"
对孩子认怂:"你爸我就是个普通人。"
对生活认怂:"这房子买不起就租着住。"
就像我媳妇常说的:"你又不是人民币,干嘛让所有人都满意?"
三、给中年人的保命指南:存健康比存钱重要
前阵子陪老妈住院,临床住着个老太太让我印象深刻。
76岁的人,每天雷打不动做拉伸,吃饭自带杂粮饭盒。
她说:"我这辈子最后悔两件事,年轻时拼命存钱,老了拼命花钱治病。"
这话真是醍醐灌顶。咱们这代人总想着给子女多留点,却忘了最该投资的是自己身体。
我现在的养生方法特别简单:
每天运动半小时(遛狗也算);
吃饭七分饱(少食多餐);
每年体检别偷懒(有问题早发现);
学会说"不"(特别是亲戚借钱)。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小区广场舞队伍里,跳得最欢实的都是退休教师、前企业高管。
问他们秘诀,答案出奇一致:"想通了,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反倒是那些还在拼命证明自己的同龄人,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
我师父是位老中医,他诊室挂着幅字:"能者多劳,劳者多病。"
每次看到病怏怏的职场精英进来,他就指着字问:"你看得懂吗?"
对方要是嘴硬,他就补刀:"你现在流的汗,都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所以啊朋友们,记住弘一法师的话: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该歇脚时就歇脚,该认怂时就认怂。
毕竟咱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当劳模,而是老了还能腿脚利索地逛菜市场,跟老伙计们吹牛打牌,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