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咱们卖了十年的朗逸,现在连国产车都打不过了?"
上海某4S店销售经理盯着电脑屏幕,手指重重敲击着4月销量报表。数据显示,大众朗逸以3.96万辆的月销成绩位列轿车总榜第4,但在国产轿车阵营中,燃油车竟无一进入前十——这场看似平静的销量榜单,实则暗藏中国车市最剧烈的权力更迭。

一、燃油车溃败:合资光环褪色,国产集体失声
"曾经加价提车的凯美瑞,现在月销不到3000辆。"
根据终端数据,4月燃油轿车销量前十中,合资品牌包揽前六席,但国产燃油车仅吉利星瑞(第14名)和长安逸动(第7名)勉强入围。更令人唏嘘的是:
- 大众系崩塌:朗逸、速腾、帕萨特三款车型合计销量12.3万辆,较去年同期暴跌38%
- 日系神话破灭:轩逸、凯美瑞、卡罗拉等车型销量腰斩,雅阁首次跌出前20
- 国产燃油车边缘化:吉利博越L、奇瑞瑞虎8等主力车型,销量不足新能源竞品的零头
"现在进店看车的人,90%直奔新能源展区。"北京某4S店总经理透露,店内燃油车库存周转周期已延长至90天,远超行业平均的45天。

二、新能源统治:海鸥逆袭,比亚迪构建"海洋霸权"
"月销5.5万辆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卖出1800台!"
比亚迪海鸥以55028辆的惊人成绩,成为4月国产轿车亚军。这款起售价仅7万元的小型车,凭借三大杀手锏横扫市场:
1. 技术普惠化:标配刀片电池+快充技术,续航305km版本占比达72%
2. 渠道下沉:三四线城市4S店覆盖率超90%,县域市场市占率突破25%
3. 生态绑定:与滴滴合作推出"海鸥出行版",网约车司机占比达38%
在比亚迪体系内,海洋网(含海鸥、海豚、海豹等)销量首次超越王朝网,成为集团最大增长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燃油车在比亚迪产品线中彻底消失,其乘用车销量100%来自新能源车型。

吉利星瑞
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三、暗战升级:星瑞的挣扎与突围
"月销1.5万辆,这是星瑞最后的倔强。"
吉利星瑞以15210辆的成绩排名第14,虽较去年同期下降18%,但在10-15万元价位段仍保持竞争力。其生存逻辑在于:
- 错位竞争:主打"越级空间+沃尔沃技术背书",吸引合资品牌下沉市场用户
- 混动转型:雷神Hi·F油电混动版占比提升至27%,油耗降至4.2L/100km
- 用户运营:建立"星瑞车友会"私域社群,复购率高达41%
但危机已然显现:其主力竞品比亚迪秦PLUS DM-i起售价已下探至9.98万元,直接冲击星瑞价格带。
四、市场裂变:三个不可逆的趋势
1. 价格体系重构
新能源车通过"油电同价"策略,将15万元级市场变成主战场。例如:
- 比亚迪驱逐舰05(12.98万起)销量4340辆,超越大众速腾(2871辆)
- 埃安AION S(13.98万起)月销破万,蚕食凯美瑞、雅阁份额
2. 消费群体迁移
90后购车者中,82%优先考虑新能源车型;而燃油车核心用户已集中在45岁以上群体,且年均购车预算超30万元。
3. 技术迭代加速
比亚迪第五代DM-i混动系统、宁德时代神行电池等技术创新,使新能源车续航突破1000km已成常态,彻底颠覆燃油车技术优势。
结语:燃油时代的黄昏与新能源的黎明
当海鸥在7万元市场大杀四方时,星瑞在15万元区间苦苦支撑,这场新旧势力的碰撞已无关技术优劣,而是消费趋势的必然选择。或许正如某车企高管所言:"不是国产车打不过合资,而是时代抛弃燃油车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您认为燃油车还有翻盘机会吗?欢迎分享您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