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河上,春风夹带着阵阵海棠花香轻拂过金汤桥。这座119年前横跨海河、见证天津城市发展历史的老桥,经过中交投资团队的成功修复,如今以全新的姿态坐落于海河柳林设计公园。走上大桥,用手触摸金属质感的桥身,脚踩玻璃桥体,仿佛被拉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时空。
金汤桥修建于1906年,连接天津南开区与河北区的跨海河通道,是天津第一座钢梁铁桥,也是全国唯一的钢制式平转式开启桥。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鲜艳的红旗插在了桥头,金汤桥也成为象征天津解放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汤桥历经多次大修。2023年,原桥拆除后,在原址复建了一座新桥,老桥桥体的全部钢构件被搁置起来。
老桥体虽被岁月尘封,却始终是天津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2022年底,天津市规划部门牵头召开专家咨询会,决定将金汤桥老桥桥体放置在海河柳林设计公园内,融合公园步行桥设计,既与设计公园的设计定位相吻合,又能打造成为一处红色主题景观,发挥文物展示、宣传作用。
中交投资项目团队开启了修复百年老桥体的征程。然而,老桥修缮工作困难重重。由于原桥始建于上个世纪初,其钢材的硫磷含量均远高于现行标准,根本无法实施焊接。在勘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由于长期缺乏维护保养,桥梁结构锈蚀损坏严重,部分构件已丢失,拆装、搬运及修复难度极大。项目规划设计负责人栗丽介绍道:“当时看到老桥的状况,心里真是没底,好多构件锈得不成样子,而且原桥拆除时没有任何图纸或资料留存。”
项目团队邀请天津市有关专家共同参与,一遍又一遍优化设计方案和专项安装方案。经过反复研讨、论证,他们确定了将老桥桥体坐落在筏板基础上,使用钢结构架设人行步道。这样既能满足通行需求,又能让人们近距离观赏桥体细节。
对于老桥体构件的修复,工作人员可谓煞费苦心。首先在除锈工作中,由于锈迹顽固,只能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一点点将锈层去除。“除锈的时候,我们的工人就像在雕琢艺术品,小心翼翼,生怕对桥体造成哪怕一点点损伤。”现场技术员庞震说道。除锈后,还要对变形的构件进行拉直、加固,再进行涂装。修复过程中,为保留原状,减少对老桥的损伤,经过反复磋商,项目团队最终采用在老桥立柱外侧附加立柱进行绑定,既保证了安全稳固,也最大限度呈现原貌。
如今,金汤桥老桥体整体形象已然呈现。在不久的将来,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精心设计的步道上,亲手触摸那些承载记忆的钢铁纹路,感受峥嵘岁月与现代文明在这片绿意中奏响的和谐乐章。(中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