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025年西部计划报名通道正式开通,这也是滨州医学院自2005年开启“西部计划”招募活动以来又一个“西部之约”。20年间,该校先后有182名毕业生响应号召,奔赴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重庆等地开展基层服务,让绚丽的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孙君熙:真正的医者当如沙漠红柳


绿皮火车碾过三千里戈壁时,车窗外的地貌更迭像一部流动的史诗。从沃野平畴到飞沙走石,从现代医疗的精密仪器到基层诊所的斑驳药柜,这场跨越山海的奔赴,让我在医学实践的褶皱里触摸到生命最本真的温度。

铁门关的晨光总是裹挟着沙粒。五点钟的紧急集合哨刺破黎明,迷彩服在风中猎猎作响。当我第三次在俯卧撑训练中栽倒在砂砾地上,掌心的血痕混着沙粒,突然读懂了“扎根西部”四个字的重量。二十天的综合培训像一台精密的锻造机,重塑着我对医者使命的认知。

维吾尔族姑娘古丽努尔教我跳萨玛舞时,笑着说:“我们的葡萄架下,连风都带着甜味。”在胡杨林深处的义诊点,她帮我翻译哈萨克语问诊记录,阳光透过斑驳的枝桠,在病历本上投下细碎的金斑。这些跨越文化的交汇时刻,悄然编织着新的生命图谱。

团场医院的中医诊室里,老药师阿不力孜的铜药臼总在晨光中作响。我跟着他辨识晾晒的肉苁蓉,为关节疼痛的牧民施针艾灸。记得那个深秋的傍晚,牧民吾守尔大叔拄着拐杖颤巍巍走进诊室,布满老茧的手攥着我:“孩子,我又能放羊了!”窗外的胡杨正翻涌着金色的浪,药香与艾烟在暮色中缠绕成温暖的茧。

舞台成为我们另一个疗愈场域。四十余名志愿者在团场礼堂搭起简易舞台,《战地红缨》的红色幕布升起时,台下维吾尔族孩童亮晶晶的眼睛里映着星火。我们带着演出队辗转部队、广场,在尘土飞扬的戈壁滩上,用歌舞为劳作的人们拂去疲惫。兵团前辈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的誓言,在每一次谢幕的掌声中愈发清晰。

三月的沙尘暴突袭G315国道,400余辆货车滞留戈壁。团镇党委迅速集结“补给突击队”,我与志愿者们顶着飞沙走石,将500余份饮用水和馕饼送到司机手中。河南司机王师傅布满血丝的眼中泛起泪光:“水和食物都见底了,多亏你们!”当最后一辆货车在暮色中驶离,我口罩里的沙尘与掌心的温度,共同见证着“兵地一家亲”的生动注脚......

于安贞:兵团精神引我成长与蜕变


2022年8月,我踏上了前往兵团建工师的征程。一路上,我想象着、兴奋着,渴望能在这里挥洒青春热血,实现自己的价值。真正抵达时,眼前广袤的大地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让我瞬间对未来的服务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西部的两年,我经历了身份的转换第一年在兵团建工集团商务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境外人员变动备案,对人员出回国情况及时收集更新备案以及做好相关企业外事审批及报送等。面对全新领域我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主动学习,将接触的工作转化为自己能掌握的能力;第二年在北新路桥集团工会、妇联、党总支办公室,主要工作是做好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职工活动、“三会一课”主题教育以及维护党总支党员信息等,接触到了许多与党政相关的知识,令我受益匪浅。

服务历程就是一场成长蜕变。记忆犹新的是组织筹备共青团第十一师第六次代表大会的过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团委及志愿者们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遇到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大会最终顺利召开。在协助筹备兵团青少年演讲比赛总决赛的过程中,我与志愿者们的协作十分默契,比赛现场,有的选手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有的选手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阐述坚定信念的重要性。这些精彩的演讲不仅感染了观众,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理想追求。

在西部计划服务期间,我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更加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成为什么样的人。

两年里,我参观过军垦博物馆、将军纪念馆、红色主题教育馆、新疆美术馆、历史博物馆,越发了解兵团精神。我接触到了很多人、遇到了很多事,有人因为西部计划结缘相爱,有人遇到良师益友,有人扎根新疆、从志愿者转变成留疆人才。每一个发生在身边鲜活的故事都让我对广袤的土地、热情的人民产生深深的眷恋,这份情感将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声明

本文来源于滨州医学院。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点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