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日本上皇明仁,又传出健康亮红灯的消息。

据日媒报道,上皇因患有脑积水症状,近期出现身体不适,医疗团队建议他尽快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与治疗。目前,他原定参与的所有公开行程已全部取消,将专心静养。



这位在位时间长达30年的天皇,虽已于2019年退位,但他的一举一动仍备受关注。毕竟,他不仅是日本宪政史上第一位主动“生前退位”的天皇,也是在位期间极少数走进人心、打破神秘光环的皇室人物。



而这一次,病情虽非立即危及生命,却再度引发外界对这位“活着的昭和-平成交界线”健康状态的忧心。

什么是脑积水?为何高龄老人特别危险?

据共同社报道,明仁上皇目前被诊断出**“正常压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简称NPH)**症状,这是一种好发于高龄人群的神经系统疾病。



简单说,就是脑部脊髓液排出受阻,造成脑室扩张,对大脑组织产生压迫。病人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步态不稳、反应迟缓、记忆减退,容易被误认为是“年纪大、自然老化”。

但若任其发展,不仅会加速认知退化,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痴呆、大小便失禁、行动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极大影响生活质量。



目前医学上主要通过脑部MRI检查进行判断,若病情发展严重,可通过脑室引流手术改善症状。但这对91岁高龄的上皇而言,无论是诊断、治疗,都是一场必须谨慎处理的挑战。

一位“愿意放下权杖”的天皇

日本皇室历经千年,自古讲求“天皇终身制”。但明仁上皇却在2016年罕见公开表达退位意愿:“我年事已高,恐难以履行国家象征职责。



这一声明在日本社会掀起巨大回响。按照当时《皇室典范》规定,天皇不得主动退位。最终,日本国会为他量身订做“特别法”,允许他成为近200年来第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2019年4月30日,他正式让位于长子德仁,即现任天皇。



退位后,他与皇后美智子搬出皇居,过上更隐居、安静的生活。虽然不再参与国政象征事务,但他偶尔会低调出现在灾区探访、博物馆活动等场合。日本民众仍亲切地称他“上皇陛下”。

一生淡泊,却亲民至深

明仁上皇不是那种站在高台上的“皇帝”,他的一生,更像是走入人群的“民间君主”。



在他身上有许多“破格之举”:

  • 他是日本第一位与平民女性结婚的天皇,皇后美智子出身普通家庭,这段婚姻曾引发保守派震动;
  • 他坚持子女接受普通教育,让皇太子德仁与弟弟秋筱宫在学校和大众孩子一起成长;
  • 他学术素养深厚,著有关于鱼类研究的论文,是真正的“科研天皇”。

尤其在东日本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等国难面前,他与美智子皇后跪地慰问灾民的画面,成为许多日本人记忆中最温柔的力量。



91岁高龄,意味着什么?

在现代医学延长寿命的今天,91岁虽然不算罕见,但对于肩负国家象征职责、常年操劳心力的皇室成员而言,仍是一段“极限旅程”。

他已是日本皇室历代最长寿天皇。而在2019年退位之时,明仁上皇已年满85岁,即便退休后生活节奏减慢,仍未远离公众事务,健康状态一直受各界关注。



这次病情虽不危急,但提醒人们:连“看起来不老”的上皇也到了需要长期护理的年纪。

写在最后:时代的交棒与告别

在日本,“平成”意味着一个特殊的时代——经济泡沫破裂、地震灾难频发、社会结构转变,都是在明仁时代铺展开来。他虽无法干涉政务,但身为“象征天皇”,他的所作所为始终被看作国家的风向标。



他选择在有尊严的时候退位,也代表着一种对时代责任的放下。如今年事已高,他的住院并非只是一个“高龄名人就医”的简单新闻,更像是一场“从昭和走来的老者”缓缓与公众告别。

未来几周,他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是否能康复出院,仍有待官方通报。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结果如何,明仁上皇已经在日本人的记忆里,留下了一个温和、体贴、谦逊又真实的象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