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这是《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句话,作为现象级的影视作品,它感动了不知道多少人,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而现实比故事却更加离谱。

究竟是什么让陆勇铤而走险违背法律?又是什么让数万人为他发声,希望判处无罪呢?



突发的疾病

2002年,事业有成的陆勇拿着一张检查单,在家里心不在焉的坐着,检查报告上显示他被确诊为“慢性白血病”,这让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开着纺织厂,准备和家人一起幸福美满的过日子时,这个消息一下将他的生活打入谷底。

看着家人们担忧的目光,陆勇强忍悲痛,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抗癌之路。通过医生他了解到,想要抵抗病魔,就需要长期服用一种名叫“格列卫”的进口药物。在当时这种药物的价格高的吓人,一盒药就需要23500元,一年更是要花将近30万元。



短短两年时间,自己的家被自己的病给拖垮了,家里头60万的存款被自己花完了,父亲更是为自己的病四处奔波而遭遇到了车祸不幸离世,这对于37岁的陆勇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想要治好病的决心,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一次和白血病人的交流中他意外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印度由厂商在生产仿制版的格列卫,其药效和正版格列卫不相上下,但它的售价仅仅只有4000元。



由于当时的印度政府法规限制,虽然允许类似的制作工艺,但是并不允许出口。但这也没有阻拦陆勇的决心。虽然不合法,但他却没有办法不心动,之前一个月的费用就能吃一年,这个消息就像是照亮自己的一束光,他一定要抓住。

经过不断地走访周转,他成功拿到了印度方的药。于是在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开始以自己作为样本,将自己之前的格列卫换成了印度药。在服用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因为换药而犯病,所有检查均显示正常,这可让他高兴坏了。



他没有隐瞒,第一时间把印度药的药效和价格分享给了同样患有白血病的病友们,陆勇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改变了他的一生。

崭新的开始

得到陆勇的消息后,越来越多的病友知道了印度药的神奇,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血病人纷纷托陆勇前往印度代购药品。一开始人数不多还好,到后面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来咨询,他也很担心,毕竟从印度买药是违法行为。

但看着那些需要得到治疗的病人,他终究没有狠下心,最终重新建立了一个交流群,帮助病友们去购买印度药。



他还注意到,虽然现在价格已经打下来了,但是对于很多贫困家庭来说,仍然是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决定前往印度,去跟当地的药厂进行谈判。最后通过他的努力,成功的让印度药的价格从4000元给降到了200元。

换句话说,陆勇凭借一己之力将印度药降到200元,这个价格即使是最贫困的家庭也能够勉强负担。他这种无私奉献的行为也让病友们感动不已,他的名声开始广泛传播在白血病人的口中,并且开始出现了“药侠”之类的美称。



他的这种行为虽然是在救助许多病人,但在当时,却是实实在在的触犯当时的法律,陆勇在灰色地带不断穿行,也被执法机构关注到,最终在2013年,陆勇因为“走私违禁物品罪”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而受到了官方的逮捕。

官方的处理

在陆勇被逮捕后,许多之前收到陆勇帮助的病友们都不敢相信。他们无法接受一直在无私帮助自己的人,竟然会因为他的善举而锒铛入狱。更有人表示如果没有陆勇,将会回到24000元一瓶药的时代。



要知道在当时陆勇虽然代购了印度药,在当时的法律上的确属于“假药”的范畴,但他并没有因此以药养药,也没有向患者收取一分钱的差价费用,甚至自掏腰包对其他贫困病人家庭进行帮助,许多病友开始自发在全国各地请愿,希望能够判陆勇无罪!

在陆勇的事迹被病友们发出后,让大众了解到了陆勇的为人,社会各界也开始对昂贵的进口药品背后的利益链进行了质疑,提出尽快完善相关法律的呼声,希望还广大患者一个公平合理的用药体验。



功夫不负苦心人,就在2015年2月27日,检察院最终选择撤销了对陆勇的起诉。当陆勇从牢狱之中释放出来时,许多病友纷纷欢呼,这不仅是陆勇一个人的胜利,更是对于陆勇善举的一次认可。

好消息还不止这一条,就在2016年,最高院修改了相关法律,对仿制药的定义进行了重新审视,不再对仿制药一刀切,并且逐步放宽对仿制药进口的限制。最终在2018年,政府宣布对进口抗癌药物实施零关税,把之前昂贵的药物价格给打了下来。



陆勇本人的事迹开始于一场病症,没有背景、没有关系,凭借着自己的热枕之心,和同为白血病病人的人们感同身受,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挽救成百上千条生命,更是以一己之力促进了医疗行业的改革,这种平凡背后散发出来的光芒,让人们感受到了什么叫人间大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