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金刚川》中,连屡屡前来轰炸的美军飞行员都感叹志愿军修桥的效率和速度,直言类似的临时木桥如果让美军工兵来,即使没有轰炸也需要三天时间完成。

而在当年美国头号精兵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营中,熟练掌握勃朗宁系列重机枪的操作也需要至少一周以上,然而曾有这样一位叫余新发的志愿军战士,他曾以让人无法相信的速度在一天内迅速掌握了缴获的美式M1919A6重机枪操作方式,并在战斗中先后杀敌超过120名!



余新发带病带伤作战,用缴获武器先后击毙120多名敌人

抗美援朝时期,美军在对志愿军后勤补给线的绞杀战攻击中有时单日战机出动架次达到640多架,严重威胁了志愿军的补给和行军集结,导致志愿军运输车辆在八个月内损失近三千辆,而志愿军高炮和飞机数量相对单薄。

同时入朝作战初期的志愿军对新敌人的实力估测不足,以至于弹药和武器携带量依旧以解放战争时的标准进行,轻武器和火炮弹药携带量分别为2个和1个基数,即步枪40发,轻机枪500发,重机枪一千发,而掷弹筒迫击炮和山野炮则为20-40发不等。

然而美军的火力之强完全出乎意料,志愿军武器弹药消耗量也由此激增,如果此时补给还没有跟进,就只能使用战场上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这也秉承了我军自抗战时期的传统。

例如二次战役时志愿军113师重创韩军第七师团主力后又接到穿插三所里的任务,眼看武器弹药损耗太大,所以该部只能从战场上韩军遗弃的补给和武器弹药中尽可能多携带后充实自己,由此让该部从过去日械为主的杂牌武器瞬间成为基本美式装备的部队,单兵步枪备弹达到120发,轻重机枪分别为1200和三千发,手榴弹和炮弹也由此极大地充实起来,同时大量美式野战口粮和衣物靴子也成为志愿军的战利品。依靠这些战场缴获,113师最终在三所里和龙源里一带再次成功阻击并重创了美军。



M1919系列机枪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威力

早在抗战中,我军神枪手就经常用缴获的日军三八大盖进行冷枪战术,充分发挥了该枪精度高的优势。抗美援朝时,美军一些优秀的枪械也往往被缴获后成为志愿军的杀敌利器,反过来让美军饱尝苦头,例如M1919系列重机枪。这种机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当时美军深感其最初配备的法国绍沙系列机枪的不可靠问题很严重。

所以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最终借鉴马克沁机枪的结构并简化了结构使其更易于生产维护,在射击测试时这种被命名为M1917水冷机枪的武器曾创下连射两万发子弹和持续射击48分钟的记录,而且拆卸时可以用口袋大小的组合工具和一发子弹即可完成,其性能让美军十分满意。

但后来美军也认为该枪为水冷结构,水套两端漏水问题明显而且一些其他部件在条件复杂的战场上也多有磨损,外加该枪重量尺寸过大,而同期一些欧洲国家已更换可以单兵携带的较轻型自动武器,所以美军又开发了著名的BAR快速自动步枪,但该枪弹夹容量仅为20发,火力持续性明显不足,所以美军提出要配备一种可以兼顾机动性和火力强度的机枪,考虑到水冷机枪需要很重的三脚架和水套水箱以及冷凝器软管,而战场上不可能随时都有足够的水,所以美军武器开发部门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并研发了纯气冷的M1919系列。



美军一个连就配备了12挺点三零系列机枪

M1919系列服役后,美军又在1936年针对性改善了早期批次精度,初速和穿透力的不足,这种改型被命名为M1919A4,最终被大量用于美军机械化部队。

二战中,枪管轻量化处理且具有可拆卸肩托的M1919A6应运而生,该枪可以放在两脚架上作为轻机枪使用,也可以放在三脚架上作为重机枪使用,其理念和德国的MG34/42有些类似。该枪全重14.7公斤,战斗射速120发每分,采用枪管短后座工作模式和250发弹链供弹,使用口径7.62毫米的全威力弹,也被美军称为点三零机枪。

相比于德国的MG系列,M1919A6虽然射速较低,但可控性和弹着点散布面控制却更为出色;该枪的三脚架重量较轻且高度不足,所以其射界和稳定性相对九二式或马克沁等传统重机枪有所差距,但这也使得点三零具有更高的战术灵活性。该枪在二战中经历了沙漠、雨林、冰雪等多重环境战场的考验,其可靠性让美军对其赞叹不已,但美军手册里也明确提出该枪如果以最大战斗射速发射5分钟后枪管就会发热,而更换枪管和枪机各自需要3分钟和2分钟,这种速度明显比常见的轻机枪慢得多。

所以美军新兵巡逻时都被要求尽可能使用75发每分的慢射速进行适度压制射击或更慢射速的点射,但事实上很多上战场后手忙脚乱且高度紧张的美军新兵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高速扫射,最终导致枪管过热甚至报废,而此类新兵因此经常被士官狠狠地揍一顿。二战后期,美军一个伞兵连就有12挺点三零机枪,它们除了被编入步枪排,也经常被部署在连营级直属的重武器分队,此类编制也持续到朝鲜战场。



一些极端强壮的美军士兵可以提着点三零机枪进行扫射

某些对真实战史无知且别有用心者经常称志愿军使用人海战术对美军火海战术,以至于牺牲是对方很多倍,而那些志愿军战士文化素质很低而且武器使用能力也很差。然而,抗美援朝时很多志愿军战士都有多年各类轻武器使用经验,这使得他们对哪怕刚接触的美式枪械也能触类旁通很快掌握。

1920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市的志愿军一级英雄余新发就是其中出色代表,余新发在1951年时已升任志愿军20军58师175团三营机枪连排长,这年6月9日他随部队参加了千佛山方向的阻击战,但由于长期生活条件太差外加得不到休整,此时他正被痢疾折磨,有时一天腹泻几十次。

当时余新发的重机枪阵地设在距离山体左侧制高点,此地可以控制通往金化方向的公路桥,同时还能封锁敌人进攻时通过千佛山前端的道路,而余新发手头拿到的是不久前部队在五次战役缴获的点三零美式机枪,这让余新发一时间犯了嘀咕,因为这种武器不同于他此前熟悉的马克沁等传统重机枪。

但时间不等人,余新发只能一面强忍病痛一面利用战前短短的空隙尽可能研究这挺缴获品,敌军一个先头连出现在700米外,余新发初步估测击发后却两次未能击中,原来这是由于点三零机枪三脚架重量较轻导致枪身跳动偏大。

很快,余新发走出最初的沮丧并开始用左手扶着枪架后进行点射,最终竟只用了21发子弹就击毙12名敌人,创造了美式重机枪点射杀敌的战场奇迹,而截止此时他对点三零的接触也只有几小时而已!如果美军新兵营教官或一线资深士官知道余新发的表现,必然会感慨这种无法想象的奇迹。



志愿军经常使用缴获的美式点三零机枪进行作战

遭到痛击的敌人很快发动了炮火报复,一发炮弹落在余新发不远处,导致余新发负伤,机枪也被震得飞出一米开外,但余新发咬牙忍住伤口剧痛和病痛,全力重新架设机枪后恢复了对敌人的火力压制,再度击毙八名敌人。

他知道,敌人具有炮火优势,如果贸然快速齐射不但会浪费弹药,而且很可能招来敌人的炮火针对性报复,所以必须用轻机枪点射模式使用重机枪。在随后4天多的战斗中,余新发不断通过位置转移让小股敌人的靠近无机可乘,在两次对敌侦察小队的歼灭任务中,余新发又各击毙6名和3名敌人,其中还包括一名军官。

很快敌人也了解到志愿军阵地上有机枪神射手,进而结束了小股分队的渗透,进而使用了集群冲锋,但余新发早有准备,开始了长点射,一次次将敌人再度打倒在阵地前,甚至部分敌人试图依靠暂时装死的方式蒙混过关时也被余新发补射击毙。

千佛山阻击战结束后不久,余新发又随部队参加对金化咽喉要道鸡雄山500高地的反击任务,高地守敌发现志愿军后立刻用重机枪封锁了前进道路,此时志愿军也开始架设机枪进行反击。眼看敌人的机枪具有数量优势,余新发知道不能硬拼,几天的战斗下来他已对点三零较为熟悉,他知道该枪发射时会有曳光弹,而这也会暴露开枪者的位置。很快,余新发使用普通弹药压制最近的敌点三零机枪火力点,仅用200发就彻底打哑了对方。



这都是余新发这位机枪神射手获得的勋章

随后,余新发得以和战友们一道冲上阵地并攻占了敌迫击炮阵地,但此时敌主峰阵地的四挺重机枪又开始向志愿军疯狂扫射。余新发刚架起机枪反击就被敌人盯住了,眼看敌人的子弹如雨点一样扑来,部队前进的道路也被封锁,余新发深知此时已到了生死关头,不但要有勇气更要有出色的智慧,此时余新发再度想起来重机枪点射打法,他再次利用对方曳光弹和火舌方向确定了敌人重机枪火网的死角,最终携带自己的机枪利用敌人的射击间隙,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打一阵停一阵,让敌人的机枪摸不透,最终他得以相继压制了敌人的所有重机枪并保证部队最终夺取了鸡雄山敌阵地。

天亮后,敌大部队开始在高地前沿三百米处反复机动,而余新发依旧使用小心的点射远距离击毙敌人,先后有17个敌人倒在他的枪口下。陷入绝望的敌人在两辆坦克和不少装甲车的掩护下再度接近了,余新发冷静地等待敌人接近到近距离,且敌坦克通过后才用长点射袭击坐在卡车上的敌人,一时间敌人死伤枕籍。

恼羞成怒的敌人开始集中坦克炮、迫击炮和重机枪向余新发所在的大体位置进行火力覆盖,副连长和很多战友倒在血泊中。一心要复仇的余新发开始发动机枪机动作战,再度放倒了十几个试图接近阵地的敌人,又干掉一个试图修筑进攻阵地的敌工兵小组,战斗结束时根据观察哨报告,余新发已先后在千佛山和鸡雄山的战斗中击毙超过120个敌人!事后,余新发表示自己为守住阵地,上级让我们以一当十,我干掉的敌人早就过百,牺牲也值得了。

余新发凭借如此战功,最终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他当时带病带伤作战,在火线上迅速掌握陌生的敌人武器性能并反过来让它成为敌人的催命符,并在己方绝对火力弱势下取得如此战绩,足以让兰博一类电影中的铁血英雄都自愧不如。

曾有亲历朝鲜战争的美军老兵回忆,他们(志愿军士兵)都是让你想不到的轻武器使用高手,似乎没有他们无法掌握的枪械,任何你能想到的区域和你想不到的区域都会迎来他们的子弹,任何轻视他们的行为都会让你付出惨重代价。对比美军那些需要一周才能掌握重机枪射击技巧,且实战中往往毫无准头可言的士兵,余新发有资格成为真正的世界级机枪战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