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书泼茶 #李清照#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彼时,赵明诚年少好学,虽家境优渥,却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金石书画的收集与研究上。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她与赵明诚志趣相投,夫妻二人常于归来堂中,一边煮茶品茗,一边欣赏金石古玩,时而吟诗作对,时而探讨学问,生活好不惬意。


每逢初一、十五,赵明诚休假归家,两人便将家中藏书尽数搬出,相对而坐,随意抽取一本,边读边议,遇到精妙之处,便会心一笑,互相分享心得。有时,李清照会突然想起某句诗词,或是某个典故,便笑着问赵明诚:“君且看,此句出自何典?”赵明诚亦是不甘示弱,思索片刻后,便能准确答出。若遇难题,两人便共同查阅资料,直至弄明白为止。这种充满情趣的生活,让他们的感情愈发深厚。


有一次,赵明诚得到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爱不释手,急忙拿给李清照欣赏。李清照看到画中牡丹鲜艳欲滴,栩栩如生,不禁赞叹不已。然而,她仔细端详后,却发现画中的牡丹缺少了一份灵动之气。赵明诚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此乃名家之作,怎会有错?”李清照却不依不饶,拉着他走到画前,指着牡丹说:“你看,这牡丹虽有姿态,却无神韵,分明是缺少了露水点缀。”赵明诚仔细观察,方觉确有道理。于是,他提笔蘸墨,在牡丹花瓣上轻轻添加了几滴露珠,顿时,画面变得鲜活起来。两人相视而笑,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平日里,他们还常常玩一种游戏。每当饭后,两人坐在归来堂中,沏上一壶新茶,然后将所有藏书都搬到院子里。两人轮流抽取书籍,比一比谁记得的典故多,谁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更准确。获胜者可以先饮茶,而输的人则要负责添茶。有一次,李清照抽到了一本《诗经》,她随口念出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赵明诚立刻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人你来我往,气氛热烈。轮到李清照时,她故意放慢语速,拖着长音说:“此句之后,还有一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君可知其意?”赵明诚心知她在考自己,便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此言追求女子而不得,日夜思念之意。”李清照听后,忍俊不禁,笑道:“君之解读虽无误,然缺了一份柔情。此句当是少女怀春,对心中男子的思念之情。”赵明诚闻言,恍然大悟,两人相视大笑,笑声回荡在庭院之中。


这般赌书泼茶的日子,持续了许久。在这期间,他们的感情如同美酒一般,越陈越香。然而,他们不会想到,平静的生活即将被打破,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场变故,如同一场噩梦,降临在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头上。当时,赵明诚因母亲去世,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为官,听闻京城沦陷的消息后,他心急如焚,立即派人去接李清照。李清照接到书信后,带着满心的忧虑和不舍,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一路上,李清照看到了山河破碎的景象,到处都是战乱留下的伤痕。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她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写下了一首首悲愤的诗词。当她终于到达江宁时,早已疲惫不堪。然而,见到赵明诚的那一刻,她的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可是,这份希望并没有持续太久。赵明诚虽然身为江宁知府,但在国家危亡之际,他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他既担心家人的安危,又忧心国家的前途。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弃城逃跑。当金兵逼近江宁时,赵明诚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而是带着部分官员和士兵逃离了城池。这一行为,让他遭到了人们的唾弃,也给李清照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李清照看着赵明诚仓皇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曾经以为,他们可以携手共度难关,却没想到,在关键时刻,赵明诚竟然如此懦弱。她独自留在江宁,收拾残局。面对百姓的指责和怨怒,她默默地承担起了责任。她四处奔走,安抚百姓的情绪,组织大家进行自救。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也让人们对她刮目相看。

然而,赵明诚的逃跑行为,让李清照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她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婚姻,也思考起了自己的人生。她意识到,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仅靠感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而赵明诚的表现,让她感到失望透顶。


再嫁与离异

随着局势的稳定,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平静。然而,赵明诚却因为之前的弃城事件,受到了朝廷的降职处分。他的仕途受阻,心情抑郁,身体也越来越差。不久之后,他便病逝了。赵明诚的去世,让李清照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失去了伴侣,也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在这孤独无助的时刻,她多么希望能够有一个人陪伴在身边,给予她支持和安慰。

就在这时,一个叫张汝舟的人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张汝舟是一位军官,他听说了李清照的才名和美貌,心生觊觎之心。他主动接近李清照,对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在李清照最脆弱的时候,他的出现让她感到了一丝温暖。不久之后,两人便结婚了。


然而,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像李清照想象的那样美好。张汝舟之所以娶她,并不是因为真心爱她,而是看中了她的财产和名声。一旦目的达到,他就开始原形毕露。他不仅对李清照颐指气使,还经常对她拳脚相加。李清照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她后悔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在那个封建礼教的社会里,女子一旦出嫁,便很难再离婚。即使婚姻不幸,也要默默忍受。但是,李清照并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她决定反抗命运,为自己争取自由。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告发张汝舟的违法行为。原来,张汝舟在科举考试中曾经作弊,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他才急于娶李清照,想利用她的身份来保护自己。李清照暗中调查取证,掌握了张汝舟作弊的证据。然后,她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官府,控告张汝舟。

按照当时的法律,妻子告发丈夫,无论胜负,都要坐牢两年。李清照深知这一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法庭。她要让世人知道,她不会轻易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庭审过程中,李清照表现得镇定自若。她列举了张汝舟的种种罪行,包括虐待自己和支持骗子。她还出示了证据确凿的文件和物证。在事实面前,张汝舟无法抵赖自己的罪行。最终法院作出了判决:张汝舟被剥夺官职流放;李清照因告发亲人而获刑两年但因检举有功可免除刑罚。


勇敢的抉择

尽管李清照最终获得了自由但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她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思考。她知道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女人要想获得尊重和平等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而她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人并非弱者她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李清照的休夫事件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佳话。人们都称赞她的勇敢和智慧也为她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通过这件事李清照不仅摆脱了不幸的婚姻还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她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一种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这种精神对于后世的女性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激励着无数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权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