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刘亦凡 通讯员 杨雨)2025耒耜会议日前在江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和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共同主办。来自86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36家企业负责人等共300余位嘉宾,围绕“低碳驱动农机高质量发展,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指出,举办耒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部署要求、补足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的重要举措。江苏大学将充分吸收运用本次会议的成果,进一步强化农机办学特色,聚力打造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高地,全力创建农业工程一流学科,努力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团队发布的农田残膜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及装备、“小麦+”套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一批江苏大学科研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同时,该校2项千万级农业装备成果签约转让。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陈剑平、赵春江、柏连阳,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袁寿其分别围绕我国智慧农业研究进展、人工智能与植物保护、农业机器人展望、我国人工智能与杂草防控、我国农用排灌装备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发展思考等话题作分享。

据悉,自2020年起,耒耜会议已连续举办6届,成为推动农机行业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作者:刘亦凡 杨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