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鹭江出版社出版。
《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鹭江出版社出版。
●许耀桐
《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由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的,全书胸怀大局、高屋建瓴,凝结着习近平同志为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深谋远虑、科学规划的胆略和智慧。该书具有三大特点:
这是一本跨越世纪、勇闯新路、敢为人先之书。时光回到20世纪80年代,在当时“发展战略”还是一个新词,研究发展战略,更是费心费力、慢工出细活、不能立即见效的事情。但习近平同志认为,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作为领导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因此,本书的问世,成为全国经济特区中最早编制的一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是中国地方政府首部跨度为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当年参与战略编制的一位同志说,别的地方都是做5年计划,习近平同志要做15年的城市发展战略,这一富有远见卓识的擘画,为厦门市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是一本脚踏实地、绘制蓝图、指导实践之书。为了编制好《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习近平同志牵头成立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组织全市相关的十几家单位,邀请全国10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了有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参加的课题组,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摸清楚了厦门的市情家底,写出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并分为21个专题进行研究,历时一年半,反复推敲论证,最终形成了厚达300多页、近25万字的战略报告,为厦门经济特区在初创年代把脉定向,为厦门市中长期建设发展提供了宏图蓝本。时至今日,书中的很多内容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久而弥新。
这是一本高瞻远瞩、超前谋划、富含理论之书。翻开《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我们能看到很多首创性的理念。例如,提出“在适当的时候逐步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提出实施保税区政策,并提出在厦门建立象屿保税区的具体方案;提出“生态位”概念,明确在发展特区经济的同时一定要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对城市进行战略定位、建设自由港“三步走”战略构想等等。这一系列的开创性改革举措,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厦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和强大理论支撑,充分证明了厦门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
穿越世纪时空隧道,思想光芒熠熠生辉。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正化为目标、化为行动。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路漫漫其修远兮,抚今追昔,这本书已构筑成厦门市一个光辉厚重的思想里程碑;继往开来,这本书将继续为新时代厦门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着更高目标前进提供不竭动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