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巴顿方案顺利肢解了英属印度,之后南亚局势又发生转变,多出一个孟加拉国。
南亚无论哪国、哪一任领导都对领土表现出了极大的向往,不然克什米尔也不会成为冲突的发源地。
按照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的思维,当年英属印度不分家的话,三国扭到一起必定十分强大。
当然,也有令人怀疑的地方,三国能不能扭到一起,新诞生的国家又能不能实现强大?亦或者衰落?
要问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肯定不是中国,必定属于南亚大陆。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南亚大陆。
南亚大陆的面积虽然广阔,但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三国的总面积接近430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的45%。
可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人口高达19亿,远远超过了中国的14亿人口。
人口基数大,也就意味着可利用的人才将会增多。抛开三国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因素,充足的人口预示着有充足的劳动力。
特别是当下国际贸易受到打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将重新崛起,这一方面正是南亚三国的强项。
有人口就必须有生活的保障,尤其是南亚三国需要的保障也就更多,这方面恰恰是三国的另一个强项。
恒河——印度河平原是全球最大的平原区域,在这片区域内,平原的面积不仅广阔且平原的土质非常肥沃。
恒河、印度河携带的矿物质为土壤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使得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极为旺盛。
巴基斯坦有全球最大的连续灌溉系统,印度有全球最密集、最大的农业劳动队伍,仅此地容纳了2亿印度农民。
孟加拉国更是独占平原下游,土壤最为肥沃。
有了肥沃的土地,再加上南亚三国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作物能够一年多收。既保障了自给自足,也有富裕的产能予以出口。
经济作物上三国同样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全球茶叶出口最多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这一点超出常人的想象,可偏偏就发生了。
南亚三国处在印度洋北部,占据了印度洋的核心,毗邻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运航道,这给了他们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未来世界必定以海洋贸易为主,南亚在这方面的优势将得到彻底释放。
印度一直致力于海洋经济的打造,企图通过建立海上通道对抗中国一带一路。
另外,广袤的海洋也为南亚三国的渔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第2渔业大国则被印度占据,这又是超出常人想象的存在。
印度的水产能力每年1600万吨,除了保障自用以外,印度也会出口渔业产品。
印度以发展it产业为名,孟加拉则侧重于服装业,巴基斯坦则胜在农业。
三者如果能够结合,那么,经济上的互补会得到保障。
巴基斯坦可以向印度、孟加拉国出口棉花,用于支持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孟加拉国的粮食也可以反哺印度。
至于印度,则可以向孟加拉和巴基斯坦输送高科技,以支持两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除此以外,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也极具潜力。
印度的风能、孟加拉国的太阳能,以及巴基斯坦能源走廊都可以为三国的持续发展提供能量。
有优势必然有短板,最显著的就是宗教上的冲突。
简单来说,印度教尊敬牛,穆斯林吃牛,单这一点两国、两个种族、两个宗教就没有调和的可能?
蒙巴顿方案分裂的时候,为了争地盘两国爆发了激烈的宗教仇杀,100万人死于斗争,1400万人流离失所。
除了宗教与理念的不同以外,在水资源的分布上,三国时常大打出手。
眼下印度掐断了巴基斯坦的水资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既然不能共同致富,那谁也别想好过。
三国当中,印度一直想当老大,巴基斯坦并不认可印度的主导地位。至于孟加拉国谁也不想搭理,只想翻新自己的二手轮胎。
如果把这三套人马拧到一起,恐怕国家的雏形都不会具有就已经死伤一片。
以印度教的仇视理念,他们能来一场种族灭绝与宗教屠杀。
巴基斯坦虽然只有2.4亿人口,无法与印度的15亿人口相提并论,但巴基斯坦仇视印度人的决心,喜马拉雅山也不能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