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纸枕书
编辑|酒酱紫
五一档电影没上映之前,你曾最期待的影片是哪一部?
我想有人会提《水饺皇后》,毕竟马丽在内地的号召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只不过离开喜剧舞台的她,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明显有些水土不服。
而且歌颂苦难的影片也并非当下市场主流,以至于影片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严重,预测票房也将止步于4亿。
不过,这部电影还是要比漫威新作《雷霆特攻队》表现好得多。
本以为后者将是前者的一大票房劲敌,没想到马丽随便一出手,还是能将外国电影甩在身后。
不得不承认,如今漫威的IP在内地不再是“香饽饽”,更何况是像低配版《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影片。
据说《雷霆特攻队》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收官之作,耗资将近13亿。
然而该片在北美周五首日票房仅有3150万美元,创MCU暑期档首作最差首日纪录。
不仅如此,该片内地上映后,单日票房仅有600万,预测总票房才1亿出头,绝对是血亏的成绩。
所以这部电影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漫威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01 文戏拖沓,打戏敷衍,漫威电影质量堪忧
《雷霆特攻队》讲述了“冬日战士”巴基(塞巴斯蒂安·斯坦饰)召集“二代黑寡妇”叶莲娜(佛罗伦斯·珀饰)、“幽灵”(汉娜·乔恩-卡门饰)等昔日的反派们组队执行秘密任务,共同对抗强大的敌人哨兵,最终成功保护地球,也找到自身存在价值的故事。
其实不光是这部电影,近几年漫威的剧本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套路大差不差,以至于内容上很难引起观众们的兴趣,只能依靠情怀吸引大众。
只不过这部电影里的太多槽点,让人无法忽视,仅凭情怀已经无法做到让观众继续忍耐下去。
就比如小队里众人的集结过程就经不起推敲,有一种为了剧情而强行捆绑的生硬感。
而且模仿大师是极其受观众期待的存在。
可剧情将男性角色改成女性角色就已经产生不小争议了。
还让人物出场没几分钟就直接领了盒饭,后面也没有任何复活迹象,就是单纯地被嘎了,导演你没事吧?
不仅如此,这类影片观众看就看它的战斗场面呢。
结果该片的文戏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漫威就喜欢利用插科打诨的方式为主角之间的对话增加喜剧感。
其实这种方式讲究点到为止,适量的加入还能调节氛围。
可过度的玩梗,只会失去影片调性,也让观众看得心累。
更何况团队戏稀释成为流水账的人物速写,也没有拍出角色深层的性格特点。
不是童年创伤,就是各种扁平的塑造,与以前的漫威人物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且后面的动作戏也一言难尽,谁能想到大战能有一种参加密室跳脱的既视感?
现在的漫威英雄越来越没有英雄感了,连一块水泥板都需要好几个人一起撑着。
主角小队跟大boss的战争也就一分钟左右便结束了,合着“反英雄救赎”就是靠感化啊,效果比唐僧的紧箍咒都好使。
看得人只想说:回家吧孩子,全都回家吧!
曾几何时,漫威在每个观众心中都种下了一个英雄梦,而如今他们又亲手将这个梦打碎,用尽全力也难以拼凑成理想中的样子,不由得让人感到意难平。
02 漫威宇宙应该是起点,不该是终点
客观来讲,漫威宇宙的诞生绝对是一次具有跨越性意义的尝试,也从此成为全球影响力顶级的IP,创造了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然而随着影片数量、角色数量的增加,审美疲劳也成为漫威宇宙的最大弊端。
同时,创作方面的匮乏也限制了IP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来漫威宇宙的影响力开始下滑的原因之一。
当然,电影在内地不再感受到暖意,也得意于中国电影的不断进步。
国内观众可以选择的影片更多了,工业化电影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自然会受到一定的票房冲击。
尤其是这两年来,《流浪地球》系列、《封神第一部》等大量优质的国产电影打响了旗号,《哪吒》系列更是给全球电影市场一次不小的震撼。
而漫威还守着过去的老一套,质量也明显下滑,革新并非一时半会的事情,所以才面临现在不上不下的一种困境。
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漫威想要弥补现有的问题,也不是无路可走。
起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回老牌英雄们,靠刷脸先挽回一波老粉。
比如接下来的《复仇者联盟5:末日之战》(预计2026上映),故事将集结神奇四侠、X战警初代成员。
而且小罗伯特·唐尼也终于回归漫威,只是要以新身份杜姆(毁灭博士)与观众见面。
这一举动被视为漫威在票房疲软期的“救市”举措,可具体成效,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他的钢铁侠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突然去演反派,很大概率又会掀起一场争议。
其实漫威宇宙应该是工业片进入新阶段的起点,而不是重点,只希望漫威不要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3 结语
很遗憾《雷霆特攻队》即便是现在正式改名为《新复仇者联盟》,依旧是低配版的《复联》画风,从人物到剧情,再到内核,早就让人看到了漫威如今的颓势。
现在漫威要做的不是持续推出各种各样的边缘英雄,利用数量无法取胜,只有将内容做好,把品质提上来,才有希望再创曾经的辉煌。
从目前来看,这部新电影想要在内地票房达到更高的水平,恐怕是没什么希望了,但只要漫威的余温不散,创作者意识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还是有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只是不知道观众们还愿不愿意给漫威崛起的机会,市场又能否接受革新后的漫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