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可思议了!”

“真的没想到!不可思议’居然是一个计量单位!”弟弟睁大眼睛,一脸激动地说。


这句话的由来,还得从上个月哥哥生日那天说起。

那天我买了个1磅的蛋糕给哥哥庆生。

刚拆开包装,哥哥忽然对弟弟抛出个问题:

“弟弟,我来考考你。妈妈这个蛋糕是1的,能不能我们平时学的数学知识,换算一下多少克?

弟弟眨了眨眼,眉头皱了起来,显然卡住了。

“边吃边学吧!”哥哥笑着说:“来,我来给你讲一讲。”

“我们平常用的重量单位,比如克、千克、吨,是国际单位;而磅是英制单位。我们通常取1磅≈454克,所以1磅差不多是454克。”


听到这,我想起这不是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数学》里看到的嘛。


其中有好几章,就专门讲“计数单位”的来源和大小。不仅有克、千克这样的实用单位,还有那些让人听了就觉得“天文数字”的单位。



我趁热打铁:“那你们知道,最大数字什么吗?

弟弟脱口而出:“万亿?还是百千万亿?”

哥哥接话说:“我记得书里写了一个超长的名字,叫‘googol’对不对?”

“没错!”我笑着点头,“‘googol’中文叫‘古戈尔’,是1后面有100个0的数。我们一般很少会真的用到它,但它在数学里是真实存在的概念。”



在古印度的计量系统里,从‘万’、‘亿’往上继续乘以一万,会依次出现: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然后,才是‘不可思议’,再往还有‘数’。”


哥哥立刻补充:“而且还有一个终极数字——‘googolplex(古戈尔普勒克斯)’,是1后面跟着googol个0。

这个数大得连宇宙中都写不下!发明这个词的,还是美国数学家卡斯纳9岁的小侄子。”


弟弟听得目瞪口呆,最后忍不住感叹:“也太不可思议了吧!googol是计数单位,不可思议也是计数单位……!!”



上个月,我给孩子们淘到了一套非常有趣数学书,内容覆盖16年级,相对应,系统贴近生活。

《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


其实,数学从来不是只存在于课堂和考试卷上的“难题”——它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小到日常的柴米油盐,大到宇宙的尺度单位,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那天围绕“英制公制”和“googol”的讨论,正是出自这套丛书。

孩子有很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其让我来一一解释,不如让他自己去探索。

于是,我就给他们淘了这么一套宝藏数学书——《课本上不到数学》

这 是 一套 把“ 校内 不会 讲 透、 但 孩子 一定 会 好奇” 的 数学 知识, 用 轻松、 趣味 的 方式 呈现 出来 的 好 书。



它不是刷题书,而是一本能让孩子“爱上数学、用好数学”的思维启蒙书。

整套书特别强调“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通过讲真故事、拓真知识、玩真游戏,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孩子可以看得见、想得通、玩得起的趣味挑战。

内容严格对标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覆盖小学阶段全部核心知识点,讲解方式比课堂更通透,结构也更系统,非常适合作为校内学习的延展与补充。

更难得的是,它采用“分级阅读”的方式编排,一年级到六年级全覆盖,真正做到了“按年龄认知、按学习阶段”分层设计,让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区间里获得成就感。

不仅如此,这套书还曾被多地教育系统选为“”,在上海、安徽、湖南等地区学校中实际使用——


(注:“评议教辅”是指由各省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可配合课本使用的一类教辅材料,像寒暑假作业、同步练习册就是典型例子。)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编写团队的阵容也很强大:

  • 审稿人华应龙老师,是特级教师,还是苏教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审定者;

  • 丛书策划卢源老师,是上海实验学校数学实验班的校外教师,长期深耕一线;

  • 编委殷英老师,不仅是《小学数学报》的副主编,还主持过“综合与实践课程开发”的省级课题研究。


这套书是很好地做到了“从孩子出发、为孩子服务”,也难怪不少学校、老师都会推荐它作为补充读物。

我家弟弟会边看边感慨:“哇,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玩!”

看见孩子的眼睛因为好奇而亮起来,比什么都值得。

课本上学不到数学》

▲扫描小程序即可购买▲


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为孩子的数学提供帮助

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是会有稀奇古怪的想法想要去探究。

但如果校内没有满足,那惯性会慢慢让他变得只尝试去解决试卷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给孩子们做补充,满足孩子的各种为什么。

之前哥哥在学圆周率π的时候,问过我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π约等于3.1415926.....?这个数是怎么来的?
也能在这套书里找到答案。

像课本上只解释了概念,以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其数值的计算,但并没拓展更多了。


(六年级上)

对于这个问题,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不是就记得老师教的、课本上的它就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3.1415926。

通常老师们不会再额外拓展这个数字大概是怎么来的,让你记住就行。

但实际上,这些不清楚的数学知识是非常有趣的!像这本书就会通过故事引入,给孩子讲概念的来龙去脉。


  • 走进古人的智慧

会讲到数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数学家们就开始了对圆周率的探索,比如阿基米德

在中国,汉朝有张衡魏晋时期有刘徽南北朝时期有祖冲之等数学家对圆周率进行了探索。


  • 了解传统的数学方法

会讲到圆周率π的估算和表达公式。古埃及人根据圆面积公式A=(d-d/9)²估算出π的值;

阿基米德测算的π数值在223/71和22/7之间.......


  • 了解伟大数学的产生过程

还说到了为什么用π这个符号来代表圆周率?

原来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的小写,也是希腊语 περιφρεια (表示周边、地域、圆周等意思)的首字母


这些知识都是基于课本原有知识进行了拓展。

我觉得不管孩子性格如何,这套书都像百科全书数学一样,能够极大地满足他/她的好奇心。

每个年级都有各种各样新奇的问题等着孩子们去探索

为什么要分单数和双数? 乘法口诀为什么是45句? 为什么量角器大多做成半圆形? 一块牛皮能围出多大的面积? 如何计算大树的体积? 最美的四边形长什么样子?


这些知识统统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

2、严格对标新课标。

虽然这些知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但其实这套书的整体呈现的知识点都是严格对标新课标的,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数学课标中的知识点,与课堂数学教学紧密结合。

我还特地整理了各版本教材知识点和这套书的知识点进行了对比,来!直接看图。




所以这套书的适用性范围还蛮广的,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孩子都能够用,不用担心和自己所处地区的教材版本不一样。

就是要这样不费妈!

而且在每个主题里面,设有“思维导图”板块,书中知识点与数学教材新课标的对应之处一目了然。


(一年级上册)

《课本上学不到数学》

▲扫描小程序即可购买▲


跨学科,开拓孩子视野

当时我入这套书的时候,我还跟出版社的老师聊过

现在孩子们数学考试的题目是越来越难了, 而数学改革大趋势也是往生活化、情景化方向改, 不像是在做数学题,更像是做语文阅读题,可真是太难为孩子们了。


她倒是一针见血说出她的见解,她说:现在说到数学,大多数人只知道要做题,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数学也需要阅读!

其实数学分级阅读和语文、英语这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只是使用了不同的语言。

是的!数学学习也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那这套书是怎样解决孩子跨学科、数学阅读的问题?

根据我给孩子们进行作业指导经验来看,很多孩子打开数学课本或者教辅类图书,就会被枯燥的公式吓退,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更别说培养孩子数学阅读兴趣了。

但当我翻开《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这套书时,我发现它每一个单元都有漫画故事,有趣的画风。


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很用心的点,就是一二年级的书是带有拼音的!

后面问了出版社的老师才知道,原来这套书为了让孩子能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轻松掌握学习节奏,是有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的,一年级~六年级孩子都能找到对应的书。


另外,它提供了很多跨学科的知识点——人文、艺术、科学、历史、地理等等,构建起了连接课堂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 艺术中的数学

通过这本书,孩子们能够从艺术中学到数学知识。

像五年级下册,通过讲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艺术引入数学,风车和陀螺等小玩具的原理是旋转


节庆的夜晚,天空中绽放的烟花,是由中心向四周旋转发散的,所得的图案换个角度看,也是旋转生成的。


我们小时候玩的能绘制丰富多彩的像花一样的图案的万花筒,也是数学中的旋转。


  • 语文中的数学

比如三年级书里,会提到了“回文对联”。当你看到时,你以为它是在讲语文。


实则不然,它其实想要启发孩子动脑筋:回文对联跟数学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由“回文数”引出数学的“对称”


你看,孩子在掌握对称这个概念时,有了故事的先入为主,再理解起数学概念是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而且孩子还能掌握我国古代汉语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的丰富韵味,真可谓一举多得!

  • 地理中的数学

六年级下册讲到数学中的“坐标系”时,会联想讲到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地图上的经纬线”、“本初子午线”......



由“地球上海拔的确定是由海平面决定的,一个点相对海平面的位置距离为绝对高度,海平面以上为正数,海平面以下为负数”延伸出数学中的概念——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

当孩子们阅读多了这类长文本之后,最起码在做题的时候,不会一见到这类跨学科的题目就崩溃了,能够更好地沉下心来答题。

《课本上学不到数学》

▲扫描小程序即可购买▲


提高孩子实际能力的运用

这套书还有一个优点,它对提高孩子数学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

每本书是这样设置安排的:“漫画小故事”开篇、思维导图”理清思路、“你知道吗”拓展阅读、“动动脑”增加挑战、游戏闯关”突破定式、“活动”增强记忆。

在活动和游戏板块,就能让孩子将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场景运用起来。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中,

孩子学了
“三角形”
之后,有什么用?

于是,书里面就专门设置了一个游戏板块——制作七巧板,让孩子们动手去实操。

在这个游戏里面,孩子们需要化身“小小数学家”,边准备废旧纸箱,边思考边长为20厘米,边长最好是4的倍数,刚好能够分割成多少个小正方形?


紧接着需要用对角线,从左上角到右小角进行分割;连接左下两条的中点。

你看,这些都需要孩子们对方位有了解

不仅如此,这个游戏还会考察到孩子分数的掌握情况,像第七个步骤:将第二条竖线的四分之三处和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连接起来。


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如果孩子不能判断出来的话,就容易画错。

你看,它会把孩子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孩子想办法用数学去解决这些难题。


这本书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如何与我们真实的世界息息相关。

还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着孩子们去参加运用,如“粉刷墙壁”、“自制雨刷器”等等。



孩子的数学想要学好,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应用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

而当你发现孩子不再想刷题时,就不要再勉强他再去做题了,不妨换个思路帮孩子去学习知识。

《课本上学不到的数学》这套书对培养孩子跨学科、阅读能力都是极好的!而且一到六年级孩子都能用,大家直接根据孩子所在年级来选就可以了。


用好工具,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产生良性循环,还怕孩子学不好数学吗?

《课本上学不到数学》

▲扫描小程序即可购买▲

团购时间:售罄即止。

物流信息:全国包邮,除偏远(新疆西藏港澳台不发货,内蒙青海海南甘肃宁夏+8元);下单后48小时发货(周日不发货);嘉兴发货;统一发中通快递。

售后政策:不拆封,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运费自理

发票:萌芽的团品都可以开发票哦,请在拍下订单后备注发票抬头、税号和电子邮箱即可(缺一不可)。注:发票有电子发票或纸质票,不接受指定,如对发票有特殊要求(如明细或类别等)请联系客服确认,发票一经开出无法更改。

客服:如有任何问题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进行咨询哦(如果已经添加过小拉/多多/淘淘,其中一位,则无需重复添加)▼

客服服务时间:

工作日:早上9:30-12:00,下午14:00-18:00

晚间、周末、节假日:不定时在线回复消息,如情况紧急,请首选直接拨打“小芽好物”店铺的联系电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