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我和刘志军一起入伍当兵,三年后,我退伍回家,在机关单位当了司机,刘志军提干留队,多年后战友聚会上,他一句话,让我感动落泪。
我和刘志军入伍之前就已经认识了,我们是同一个县的,而且是同一个公社,他在生产一队,我在生产二队,一队和二队离得很近,干活的时候,我经常能见到刘志军。
我家境要比刘志军好一点,我父亲是公社主任,母亲是小学老师,我还有一个妹妹,刘志军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三,因为家里孩子多,刘志军家里日子过得很拮据。
1974年,征兵开始后,我和刘志军一起报了名,这年我们公社一共只有十个入伍名额,一队分了两名额,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刘志军,我和刘志军顺利通过了体检,拿到了入伍通知书,11月中旬,我们来到了部队。
简单休整了两天,我们便开始新兵集训,新兵训练很辛苦,虽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对我来说也有些吃力,身体素质差的新兵,就更加吃力了,我和刘志军相互鼓励,都坚持了下来。
新兵连的伙食并不好,每次吃饭十个人围一圈,蹲在地上围着一个脸盆吃饭,脸盆里的菜永远是熬白菜、土豆、萝卜等老三样,主食是小米饭和玉米面发糕、窝头,我和刘志军饭量都很大,一顿能吃七八个窝头。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和刘志军都分到了汽车连,但是我们没在一个班,他分到了四班,我分到了一班,下了连队,我们两人互相鼓励,在训练中都十分刻苦,很快我们成了连队尖子兵,一班和四班也成了我们连队两个标兵班,入伍第二年,我和刘志军同时提拔当上了副班长,一年后又当了班长。
1977年,连队有一个提干名额,一班和四班两个标兵班的班长,是提干主要考虑人选,连长和指导员私下里分别找我和刘志军谈了话,我和刘志军既是老乡又是战友,让我和他竞争提干机会,其实,我心里不太愿意,我私下里也找过刘志军,说了我的想法。
我并不想和刘志军竞争,我心里更希望刘志军能提干,当时刘志军家里遇到了困难,父亲干活时,摔断了腿,而且刘志军弟弟和妹妹都在上学,父亲负担很重,我把攒了一年的津贴都给了刘志军,如果刘志军能提干,不仅可以替父母分担压力,而且还有能力供弟弟和妹妹继续读书。
连长和指导员想把提干机会给我,但是,我向连长和指导员,说了刘志军家里的情况后,我放弃了提干,最终连里把提干机会给了刘志军。
刘志军得知我把提干机会让给了他,心里很过意不去,我告诉刘志军,他比我更需要这次机会,我打算退伍,让他在部队好好干。
我退伍后,参加了高考,遗憾的是我没有考上,因为我在部队学会了开车,后来我招到机关单位当了司机,负责给领导开车。
退伍后,我和刘志军一直保持着联系,他每次探亲回家都会来家里看我,刘志军在部队23年,1999年正团转业回到了老家,担任了市公安局副局长。
刘志军转业后,联系了当年一起当兵的战友,搞了一次战友聚会,刘志军第一个联系了我,聚会当天,来了六十多人,很多战友,多年不见我都不认识了,刘志军安排我坐在了中间的位置。
聚会开始后,刘志军上台发言,当着所有战友的面,向我鞠躬表达了感谢,还讲了我们当年一起当兵的事情,我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其实,这么多年来,刘志军也帮了我不少忙。
1996年,我父亲住院,刘志军帮忙联系了医生,还垫付了我父亲医疗费,每次我家里遇到难处,刘志军都会伸以援手。
我在机关开了一辈子车,如今已退休,虽然我和刘志军因为身体原因,不经常见面,但是,不管多久,我们这份战友情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