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秋,我人民解放军四野44军,兵陈深圳罗湖桥,香港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当时驻守在香港的英军,已经吓破了胆,他们知道,只要中央一声令下,香港根本守不住。但是解放军却停止了进攻的脚步,没有继续南下。
解放军南下
我人民解放军百胜之师,为什么不直接武力收回香港呢?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回头来看,看香港在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作用。香港在中国的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无以伦比的作用。不收回香港,利远大于弊,真是不由得佩服当时伟人的高瞻远瞩。
国际关系
作为一个新的红色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全方位封锁是可预见的必然。把香港留给英国,为国家和西方国家交流,留下了一个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和包卫带来的危害。
当中苏关系彻底破裂后,这个桥梁的作用凸显的更为重要。中国在陆地上的进出口通道被彻底封闭,香港就成为中国和国家间贸易交流的唯一渠道。这也是中国在美苏冷战期间,中国保持中立,不结盟的底气之一。在和苏联处于蜜月期的时候,伟人能高瞻远瞩,留下一个后招,让人不得不佩服。
物资运输
由于美国的封锁,刚成立的新中国,缺少各类的重要物资和技术。而香港是全球重要的贸易平台,许多爱国人士通过香港为中国提供大量的重要物资和科技技术。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国同美国进行了一场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上经济和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而新中国百废待兴,生产力和经济实力都十分薄弱。美国在战争的同时,操纵联合国对新中国实行“禁运”,企图从物资上扼杀我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时, 香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在霍英东等爱国商人的组织带领下,大量的爱国港商,冒着巨大风险,为新中国运送了大量被禁运,而志愿军在抗美援朝前线急需的黑铁皮、橡胶、轮胎、五金、药品、医疗器械、棉花、纱布等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战争背后, 爱国港商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有的甚至因此遭到了港英政府的打压迫害。我们应该为所有为新中国做出贡献的爱国同胞致敬!
著名的爱国人士,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
人才的回归
据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的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时,侨居国外的科学家人数大约有5000余人,到1956年底,已经有近2000名科学家回到了祖国大陆。他们的回归,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非凡成绩,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科学事业各学科的奠基人。他们其中便有,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著名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做出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数学家华罗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等等。
毛主席和钱学森
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无外交关系,对中国不通航,这些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后,大都取道香港,再通过香港回到中国。如果当时收回了香港,科学家回家的路可能就更曲折,很多人可能因此报国无门。
由此可见,毛主席暂时不收复收复香港的决定是多么英明!
香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
1997年,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完成了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香港回归
紫荆花盛开,香江永奔流。香港作为背靠祖国的“超级联系人”,对外发挥好桥梁窗口作用,与祖国同发展、共繁荣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