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奔赴南通 “五一”假期,苗侗风情让市民游客“嗨起来”
2025-05-06 10:00·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朱亚运)“要不要得?”“要得!”5月5日晚,大雨过后,天气微凉,南通植物园极具特色的“苗侗风韵 醉美南通”——苗侗印象文化交流艺术节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体验,现场分外火热。市民游客里外三层围满了圆形舞台,既有拖家带口前来,也有老年大学“组团”观看,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苗侗非遗文化,跨越1800多公里,让南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着最炫民族风的魅力。
夜幕降临,随着舞台的灯光缓缓暗下,伴随着阵阵欢快的芦笙曲,身着华美服饰的苗侗族阿哥阿妹表演者,步履轻盈地踏上舞台。台上,热情洋溢的苗侗族阿哥阿妹跳起欢快的鼓舞,唱出悠扬的山歌,展示着原汁原味的苗侗族歌舞表演。台下,市民游客沉浸式互动,伴随欢快动感的民族音乐,有的人打起节拍,有的随着旋律手舞足蹈,感受着苗族侗族同胞的热情与乐观。
五一假期收官,为期7天的苗侗印象——南通凯里两地文化艺术交流节也暂告段落。此次演出邀请数百位苗疆非遗传承人,均来自村超、村BA的故乡——贵州黔东南。现场精心打造苗寨实景,结合苗侗非遗活动加以创新,每天安排多个融观赏性、文化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苗侗族表演展示项目,包括苗妹盛装巡游、芦笙踩歌堂、侗族大歌天籁、苗家竹竿舞、苗侗高山流水等精彩纷呈的节目,现场还有非遗市集、苗侗特色非遗美食等。
“今天下了大雨,又是假期最后一天,观众比前几天少一些。”苗侗印象演绎负责人王蓉告诉记者,短短7天时间,每天有大批游客市民前来观看演出,最高峰时超过5000人。“南通是我们苗侗印象的第一站,以后想到全国各地去演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家乡。”王蓉表示,南通演出氛围很好,期待未来有更多南通游客走进贵州凯里。
“这里有歌、有舞、有民族、有非遗,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大团结!”随着苗族影星歌手王鸿飞唱罢一曲《一定要去贵州》,也把本次演出也推向了高潮,他深情寄语这座城市,“千山万水来到南通,感谢你们的热情,每一天都人山人海,感谢对我们的包容、支持和理解。”随后台下掌声雷动,“要得”的回应此起彼伏。
除了极具观赏性的歌舞,苗侗族姑娘热情地邀请观众体验“高山流水”、一起上台跳“竹竿舞”、以及全场市民游客参与的蹦苗迪等互动节目,更是紧紧扣住南通市民游客的胃口,让他们感受着千里之外苗侗非遗文化的热情好客。
“节目很精彩,出乎我们的意料。”来自通州的丁先生一家三口挤在人群前排,“想抓住假期的尾巴,来看看少数民族表演,还是挺值得的。”跟着老年大学“组团”前来的杨大妈,此前去过贵州看过类似的表演。“没想到家门口也能看到这样的表演,希望以后还能看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