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称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介绍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宁德师范学院主管主办的刊物。主要栏目:闽东之光研究、公共管理论坛、经济管理论坛、文史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高校管理研究等。
刊物级别
RCCSE(中文B+)(2023第七版),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知网收录, NCPSSD(国哲社文献库),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出版日期:季刊,逢季末月25日出版。
投稿指南
字符应不少于7000字符。我刊排版具体要求统一如下:1.本刊执行出版物编排的相关国家标准,文献引征采用注释体例,尾注(不写参考文献,仅写注释, 尾注有几个注释,在文章中相应位置都要上标标出,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来稿请按论文规范格式。作者简介内容完整(作者有博士学位的,请注明,例如:作者简介:孙绍旭,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宁德师范学院副教授),附上及时方便的联系方式;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和编号(基金项目名字统一用“”,例如:福建省本科高校重大(重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基于宁德师范学院的典型例证”(项目编号:JZ160214)));基本注释规范如下: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 文献题名/ 出版地点/ 出版者/ 出版时间/ 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 年,第 43 页。(多个作者之间用顿号(、),出版社前面要标出版所在地,并用冒号,著作要标出页码,页码要标在尾注上,不要标在文章内)。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 文集题名/ 出版地点/ 出版者/ 出版时间/ 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 页。
(3)期刊
标注顺序:责任者/ 文献题名/ 期刊名/ 年期(或卷期,出版年月)。
刊名与其他期刊相同,也可括注出版地点,附于刊名后,以示区别;同一种期刊有两个以上的版别时,引用时须注明版别。
示例:
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中国史研究》1998 年第 3 期。(多个作者之间用顿号(、)期刊不要标页码,仅标第几期数就可)
2.本刊维护首发权,不受理一稿多投的稿件。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稿件退稿后,作者可另行处理。在不影响作者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编辑有权对稿件文字进行编辑改动。
3.本刊发表的文章,作者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著作权益的不端行为,本刊将协助被侵权人追究侵权责任,并保留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权利。
4.本刊为季刊,逢季末月25日出版,每期128页。
投稿经验
1、在这个期刊上投过三次,前两次都是第二天就被退稿了,这一次这篇8天过初审,5天外审审回。现在虽然还没有说通不通过,但是我觉得比大多数期刊审稿的效率高很多,就算没能成功录用也不耽误另投
2、审稿非常迅速,从投稿到录用,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流程在官网上都有详细的说明,方便自查。之后会发邮件通知录用,并且改格式。只可惜安排在第2或者第3期,而我需要在9月前拿到样刊,格式都修改好了又撤稿,投到另外一个今天通知直接录用的刊物了。不过真的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毕竟无需修改直接刊用自己投出去的第一篇文章,而且我还不是福建高校的学生。
3、从投稿到录取,想说说几点:1.这是季刊,每期文章不多,仅有125页左右,文章多数在8000字或以上. 2.审稿时间较长,本人将近4个月才录取, 不过我可以接受, 因为是免版面费的, 没关系. 3.有一定程度要改大幅度的修改和增添文章内容.4.我觉得该刊是负责的,的确有用心看我的文章,给了很好意见,让我去修改,才录取. 总结来说, 如果小论文写得很好,而且又是福建的大学,估计比较好中,再者要细心等待,至少3个月吧。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题目参考
新时代新思想研究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逻辑、现实困境及实践进路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促进机制与优化路径
闽东之光研究
“闽东之光”的内在属性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价值
三库”绿色生态理念的内涵要义及宁德实践
社会治理研究
规范与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逻辑与实现路径
论《民法典》添附制度的规范释义
经济管理论坛
新质生产力推动于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抑制我国水资源消费?
短视频赋能银发行业发展的要素机制与案例验证
文史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四对关系的内酒厘析
基于两岸文化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闽台诗钟研创
教育教学研究
闽师“三杆教育”内涵及其对新时代师范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高校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三重逻辑
高校管理研究
地方院校师范生全过程实践的向度及实现路径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育考试招生队伍建设困境与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