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飞快,当立夏节气一过,天气就会变得炎热起来,此时我们要注意遵循时令,不管是生活上,还是饮食上,都要做出合理的改变,从而更好的迎接夏天的到来,四月初十,是立夏之后的第二天,同时它也是干支历的丙子日,以及土地神的诞辰。



不管是干支历也好,亦或者是土地神的诞辰,人们都是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风调雨顺,毕竟过了立夏之后,万物已经开始成熟,这个时候,急需要雨水,才能让作物生长的比较顺利,所以土地诞,本质上也是人们对丰收的一种期盼,希望土地神可以庇佑,夏收夏种的顺利。



既然提到了农事,那么天气就变得至关重要,民间老话也有 “最怕四月初十是晴天”,明日四月初十,四月初十天晴有啥预兆?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农谚当中提到“最怕四月初十是晴天”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直白一点讲,就是害怕明天出现天气晴的一个情况,一旦出现晴天,人们认为,作物就可能出现灾荒,比如说出现干旱,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相关的农谚还有,四月初十日头笑,晒得秧苗弯了腰。

这个意思其实也差不多,说是在这天如果出现下雨的话,那么就预示着整个的夏季干旱少雨,那么就要警惕作物的一个缺水情况了。



最后,这一说法,在古书当中,也有提及比如《田家五行》记载"四月逢十晴,仓廪欠丰盈"。

这个也比较的好理解,农历四月初十,如果逢晴天,那么庄稼可能就不能带来丰收,也就是说,可能会出现歉收的一个情况,因此,要格外的留意才行,这和上面说的四月初十怕天晴其实也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人们害怕农历四月初十是晴天?

它本质上还是担心,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出现连续的晴天,因为按照农家的俗语谚语,以及以往的天气经验来看,一旦四月初十出现晴天,后续大概率可能会出现晴天,这样一来作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人们之所以害怕,也是因为风不调雨不顺,从而影响到作物的一个丰收情况,因此,在这个时候,人们会格外关注这天的天气情况。

那么这个农谚是否有道理呢?虽然它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古人的这种预兆并非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因为此时副热带高压若提前北抬,确实可能影响夏季降水分布。



此外,根据中国气象局1951-2020年数据显示,四月初十晴天与夏季旱情相关系数约0.38,也就是说,它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当然,现在我们想要准确的知道天气的情况,还是要看天气预报,以前是因为没有天气预报,所以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如今条件好了,这些我们作为一个了解就可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