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归队
张世连

点击进入:第一节——第五节

点击进入:六、 终于盼到有车坐

点击进入:七、险遭大雪封山



八、军营近在咫尺

我们看到路上有道班的人在铲雪,路上的雪也越来越不厚了。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约四点钟左右,车队到了拉萨西郊兵站,大家都挺高兴。有的同志所在的部队离拉萨还远,尚需继续乘车长途跋涉,他们都住进兵站了。

我们驻地在拉萨的军人和家属们反倒发愁了。因拉萨没有公共汽车,这西郊兵站距离我们南郊驻地太远了。陕西大嫂娘儿俩和武警部队干部一家三口的目的地是东郊白定,比我们更远,都还有几十公里。都需要打电话请部队派车来接。当时的困难一是在兵站找座机电话很难找。二是通过军区总机转接电话特别难打通。我们团的王参谋一直在焦急的借人家电话往本团司令部打。那个武警干部也干着急和白定驻地的部队联系不上。尤其可憐的是那个从陕西带着小孩子千里迢迢第一次来部队探亲的大嫂,她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既不知道怎么和部队联系,又没人替她出主意想办法,只知道她丈夫是11师的,人住在白定。只好一直哀求武警干部一定帮她,带她娘儿俩一同去白定。

这时我又舍着老脸去找那位指导员,想让他派一台车送我们一下,人家说人家的任务是把货物运到拉萨兵站,不便再接受其它事情。我听到此也觉得人家来到自家部队门口了,咱不请人家来做客,还央求人家再送一程确实不妥。总之我们这三个部队的人都感到目的地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

我心急的在院子踱来踱去,感觉若联系不上部队,今晚再住西郊兵站多窝囊,明天还不知好不好联系呢 ?正焦急间,忽然听屋里王参谋大声说:“好!好!我们等着。”尔后他一蹦一跳出来了。他满面春风的向我们几个说:“卡车马上就到!”这一下那个武警干部和陕西大嫂一起找王股长和我说好话,一是请求搭我们的车。二是央求过桥后别扔下他们,向东拐一段路送他们到白定。

我们看着他两家人怪可怜,的确需要帮助,但是我们也很为难。这车能不能送他们我们当不了家,还需和来接我们的开车人员商量。没多长时间,一辆嘎斯车开进来了。我们一看开车的是车管助理员谢殿林,提上东西就上车。那位武警干部一家三口和陕西大嫂都慌忙跟着上车。

谢殿林一看上车的有武警,就问他往那去,他两家人一再哀求说:“首长!送送我们吧!……”那陕西大嫂哀求说:“首长!可怜可怜我这没出过门的人吧!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谢殿林处于两难,心想:擅自开车送人不合规定。但总不能把他们甩到拉萨桥南头那半路上不管吧!别说他们早已是筋疲力尽的妇女儿童,就是棒小伙走几十公里去白定也不是很容易。

这时王股长说:“老谢!你看这形势……”谢殿林无可奈何地引用一句与此无关地话说:“这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他显然也被这两家外单位人的实际困难弄的只好果断地自作主张了。他进驾驶室开车了,向东穿过拉萨全城即拐向南上了大桥越过拉萨河,他没有向西边我团驻地开,而是直接左拐向白定驶去,要先送走这两家人。车上两家人一直口口声声表示感谢王股长和我们,到白定下了车,两家三个大人,一直说:“首长们!歇歇再走!″“首长们喝点开水再走!”谢殿林也顾不上客气,钻进驾驶室开车就走,我们车上的人向他们招招手。

我们一路上忍受着苦辣酸辛,狂奔到部队后,很奇怪!并未发现有啥紧张备战的气氛,只见(在我连下放锻炼的军校女学员之一)郑完美问我说:“副连长!你看见曹晓兰了没有?”我说:“看到了!在西宁接待站看到了。”“我让她代买的东西,她没让你带回来呀?”“不知道呀!哎!她肯定没买,根本就没时间,她只进接待站办公室说几句话,尔后车队就慌忙开向兰州了。”

又过一周,接到通知说:凡度探亲假时间不够三分二时间的干部,可再次还乡接着度假。嗨!我度假时间共六十二天,刚超过三分之二,没戏了。我想到西宁权会汉哥的长子即将当知青下乡,就跑到警卫排找到即将返回老家继续度假的李排长,委托他帮我带一双解放鞋到西宁给我权会汉哥。

回连队的路上我越想越好笑,这一路狂奔上前线,非但没上成前线,还损失了近一个月的假期。

(全文完)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世连:1942年3月生于西安,1958年12月入伍。196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侦察学校,1964年7月毕业分配至西藏军区炮兵独立308团指挥连历任气象站长、副连长。后调入四川省苍溪县武装部任参谋。1985年3月转业到洛阳市工作,2002年3月退休。


作者:张世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