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教育领域,各国正以不同步伐迈向未来。《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报告2024——世界图景与中国方位》一书从全球视角出发,采用基于证据的评价方法,构建了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证据库,对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性评价。

本报告致力于为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科技企业从业者以及对教育创新和技术进步感兴趣的人群,勾勒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的宏观图景,为共同构建人类教育的美好未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简介


本报告基于对62个数字教育先发国家的指数分析,揭示了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近70%的国家仍处于资源共享阶段。各国数字教育的发展在素养、体系、制度、内容、范式、治理六大维度上表现出不均衡性。中国已跻身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第一梯队,成为推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展望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发挥数字化作为撬动教育变革的杠杆作用,全面推进教育新形态的构建。

精彩试读

数字教育发展的全球概览

(一)全球数字教育呈现多阶段蓬勃发展态势

从指数计算结果看,参与指数排名的62个国家均已开始不同程度地推动数字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状态,这反映了数字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的核心动力。但从各国的指数分布情况看,全球数字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根据对各国数字教育发展证据资料的梳理,结合对国际数字教育各主要研究报告结论及指数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转型起步、资源共享、数据驱动、AI融合、生态重塑五个发展阶段。转型起步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正在规划或刚启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数字教育资源相关建设项目,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普及应用;资源共享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基本配备,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情况相对较好,数字教育资源已形成规模,资源类型不断丰富,资源共享应用开始规模化普及;数据驱动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应用规模化水平相对较高,数据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要素,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变革开始显现;AI融合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规模化应用,形成人技融合的教育发展形态;生态重塑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实现基于数字技术的教育全流程再造与全社会知识资本的深度开发与集成应用,系统性地建构起真正面向每个人成长的全新教育生态。

如图1所示,在62个国家中,13%的国家尚处于转型起步阶段,正在规划或刚启动数字教育基础设施与环境、数字教育资源等建设项目。68%的国家处于资源共享阶段,数字教育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情况相对较好,面向全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已基本建成,正在大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规模化普及应用。19%的国家已具备数据驱动阶段特征,正在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开展教学实践、教育治理、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探索。其中,少数国家已制定“人工智能+教育”的专项发展规划,正在积极推动AI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而作为更高一级的生态重塑阶段,则仍是各国数字教育的远景目标,尚未有国家进入该发展阶段。


(二)数字教育发展高水平国家存在聚集性特征

在指数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见图2),从经济收入看,高收入国家有17个,占比为85%;中高收入国家仅有3个,分别是中国、马来西亚和巴西。从人口规模看,人口低于5000万的国家超过半数,达到12个,占60%。从地区分布看,所包含的国家多位于西欧、东亚,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均已入列,南美洲则只有巴西排名靠前。


(三)内容、素养、治理是全球数字教育发展相对较好的领域

在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六大维度中,62个国家在内容重构、素养提升、治理升级三大维度上的发展情况相对较好,平均得分超过5分;内容重构、治理升级两个维度的发展差异最大,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异值均大于8分(见图3)。


(四)素养提升:面向全民开展分层分类的数字素养培育

素养提升维度主要评价学生、教师和公民的数字素养培养水平。在该维度上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新加坡、丹麦、爱沙尼亚、澳大利亚和巴西(见图4)。

在学生层面,62个国家中,80.7%的国家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开设了数字素养专门课程(见图5),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家更是将数字素养专门课程延伸至学前教育。人工智能、计算思维和数字安全等已被很多国家作为重要学习内容纳入数字素养专门课程。同时,54.9%的国家强调数字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见图6)。


在教师层面,领先国家普遍构建起基于标准的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体系。例如,新加坡制定了《教育工作者未来技能框架》(Skills Future for Educators,SFEd),将电子教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六个优先实践领域之一,由教育部和国家教育学院为教师提供职前职后贯通式培训。

在公民层面,各国不仅普遍制定了全民数字素养发展战略规划,而且积极开展了多样化的公民数字素养培养项目。例如,西班牙在《数字西班牙2026》(España Digital 2026)中将“加强劳动力和全体公民数字技能”作为国家数字化发展十大战略重心之一,并提出实施“国家数字技能计划”,以促进全体公民数字技能的普遍提升。

(五)体系构建:构建以人为本、灵活弹性的终身学习体系

体系构建维度主要评价无边界的学习环境、灵活贯通的课程体系和个性化学制的建设情况。在该维度上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芬兰、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见图7)。


一方面,领先国家通过构建泛在互联、资源丰富的数字学习环境,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比如新加坡从国家层面打造支持学习定制的学生学习空间(Student Learning Space,SLS),通过为学生提供海量、优质的学习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混合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另一方面,领先国家通过学分银行、数字徽章等制度创新,实现伴随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学习轨迹追踪和学习成果认证。比如芬兰所有大学都签署了《弹性学习权利协议》(Flexible Study Rights Agreement,JOO),可实现不同大学课程的学分互认。此外,芬兰也参加了欧盟发起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实现了在线课程学分的国际互认。


本文内容节选自《 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报告2024——世界图景与中国方位》,教育科学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