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至此皆长大”,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大自然也变得更加热烈起来。当我们以现代营养学视角重新审视立夏节气时,会发现古人的养生智慧与当代科学形成了奇妙共振。从《黄帝内经》的“夏气者病在脏”到现代营养学的膳食纤维研究,从《齐民要术》的时令食谱到分子营养学的抗氧化理论,中国人在二十四节气的轮转中,早已将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融入日常饮食。

古人“饮食有节”的智慧在立夏习俗中充分显现。江南有“立夏见三新”的说法,指导人们食用樱桃、青梅、麦子等时令作物。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多酚类物质,能增强夏季抵抗力。福建有“吃虾面”的习俗,虾肉提供优质蛋白,面条补充碳水化合物,形成完美的营养搭配。“立夏秤人”的民俗看似游戏,实则包含体重管理的原始智慧。现代研究表明,夏季人体基础代谢率提高5%-10%,这种习俗暗合能量平衡原理,提醒人们注意夏季饮食节制。


从"立夏蛋"习俗也能看到人们补充营养的智慧。民间认为“立夏吃蛋,石头踩烂”,鸡蛋提供的优质蛋白和卵磷脂,确实能增强肌肉力量。客家人立夏烹制的“立夏羹”,将肉类、时蔬、豆类熬煮成汤,符合食物多样化的现代营养原则。

古代医家对立夏饮食还有“增酸减苦”建议。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季高温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酸味食物中的有机酸能促进胃液分泌,以增强食欲,避免苦夏的发生。

值得关注的

天然酸味食物

1.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和有机酸,可刺激胃液分泌,缓解夏季食欲不振。《本草纲目》记载其“生津止渴”。推荐制作番茄炒蛋、番茄汤或凉拌番茄沙拉。

2.柠檬:柠檬含维生素C、柠檬酸等成分,可制成柠檬水或柠檬蜂蜜茶,每日晨起饮用有助消化。也与海鲜搭配,如柠檬虾能去腥提鲜,酸性物质还可促进钙质吸收。

3.山楂:中医认为其能“消食化积”,可泡制山楂茶或制作冰糖葫芦,缓解夏季腹胀。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含黄酮类物质有助于调节血脂。


4.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非常高,可直接食用或拌酸奶,以增强免疫力。

除了天然的酸味食物,也可以选择发酵类酸性食物。酸奶含益生菌和乳酸,建议选择无糖酸奶搭配蓝莓、燕麦,可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冷藏后食用可清凉解暑,但应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肠胃。‌酸梅汤也非常适合夏季饮用。古法配方酸梅汤含有乌梅、山楂、陈皮等,煮沸后冰镇饮用,兼具生津祛湿功效。

烹饪增酸技巧

及饮食搭配原则

醋的使用‌

凉拌菜和炒菜时可加陈醋、香醋或米醋,如醋溜土豆丝、凉拌木耳、大拌菜等,酸味能激活味蕾。炖肉时加1勺醋,可使肉质更软嫩并促进矿物质溶出。出锅时淋一勺锅边醋,还能起到增鲜除腥之效。

果酸入菜‌

菠萝咕咾肉利用菠萝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酸甜口感开胃。芒果青木瓜沙拉用青柠汁调味,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促进消化。

‌酸味可与甘味食物搭配,如山楂配红枣、柠檬配蜂蜜等,可滋阴润燥。酸性饮品建议常温或微凉饮用,避免冰镇过度损伤脾胃。

需要提醒的是,胃溃疡患者需控制柠檬、山楂等强酸性食物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酸味食物中可能含有的糖分。/健康科普

作者:营养所 周莹

审核:刘爱玲

编辑:刘晓璐、张林林

监制:姚建义、于子涵

本文涉及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1.

2.

3.

快点“一键三连”,
一起健康生活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