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问题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对中国释放缓和信号。不仅如此,这一次的信号还非常强烈。中美关税战至今已有一个月,美国不得不先退一步,白宫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得选。
特朗普的话是:在“某个时候”,他会降低对华关税。否则的话,美国人永远无法与中国做生意。
【特朗普表示,在“某个时候”,他会降低对华关税】
在一些美国媒体看来,包括这次在内的表态,意味着特朗普最近几天对中国的语气有所缓和。
不过,特朗普也不忘宣称,是中方“非常想”想达成交易,但这必须是一项“公平”的交易。同时,他虽然承认自己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的供应链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刻意进行了淡化。
要知道,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对关税的喜爱。他曾说过,关税是他的字典里,最美妙的词汇之一,每一点关税都非常有价值。
而这一次,他却主动把“降低对华关税”这个说法抛了出来。这或许意味着他在该问题上已经产生了动摇。更重要的是,他本次的说法,与之前是有所不同的。
在4月下旬的时候,特朗普曾声称,对中国145%的关税确实是太高了,只要协议能够达成,美国就将大幅下调对中国的关税,但不会到零。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当时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度,但更多人注意到了他口中的前提条件,即“协议达成后”。
【特朗普提到了降低对华关税的可能性】
很显然,这种就属于空头支票,再加上特朗普出尔反尔的做法,已经让他不剩多少信誉。因此相关讨论也就这么平息了下去。中方当时的答复也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根据特朗普的话,他在考虑降低对华关税一事上,似乎变得更加主动了。而且可能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关税政策,已经给美国带来了切实的损失。
近日出炉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出现了萎缩。而在去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美国GDP还有2.4%的环比增长。
对此,特朗普的解释是,他接手了拜登留下来的“烂摊子”,那些变差的数据,都应该归咎于拜登。而那些改善的数据,则是他特朗普的功劳。
这一说法显然无法说服所有人。虽然特朗普的确是在一月下旬才正式就任总统,但将问题全部归咎于拜登,无疑还是过于武断。更何况,这似乎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经济状况会在相邻的季度出现这么大的改变。
【特朗普正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还有一个例子,是“股神”巴菲特罕见出面批评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他强调,不应该把贸易当作武器。
长期以来,类似巴菲特这样的人,往往都选择在国家政策等问题上保持低调。他之所以会出面,自身利益受损固然是原因。同时,他也在担忧特朗普的政策,会对美国乃至世界造成更大的破坏。
此外,最近的多份民调都显示,美国民众对于特朗普的执政表现,普遍评价比较糟糕。
特朗普固然可以选择“嘴硬”,但却无法改变事实。当压力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进白宫,特朗普也无法视而不见。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在最近持续释放希望与中国开启谈判、乃至达成协议的信号。同时,他又不希望被解读为向中方“服软”,因此反复强调在等中国的电话。
【特朗普特别想等到中方电话】
如今,他提到在“某个时候”会降低对华关税,则能视作他在该问题上,口风的进一步软化。
事实上,美方最近频繁试图接触中方的做法,也并非没有效果。中方近日就表示,美方确实通过许多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了希望谈判的信息。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评估”两个字一出来,意味着事情出现了些许进展。毕竟中方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贸易战没有赢家,谈判的大门也没有关闭。
只不过,美方要想进入这扇大门,也是有相应要求的。比如中方之前提到的,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
从现实情况来看,想让美方完全达成这个要求是有难度的。但是,不排除美国可以先拿出一部分诚意,为中美双方的接触创造良好的氛围。
【中美谈判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特朗普提到的降低对华关税,无疑就是方法之一。
如果他能将之落实到行动上,并且得到中方的认可,一些事情未必不会出现转机。然而,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特朗普的话,到底算不算数。
“某个时候”是什么时候?降低对华关税,要降多少?怎么降?美国之后会不会又找个借口再加回来?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
如果美方想与中方在关税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接触,就势必要在这些问题上,给中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总的来说,特朗普口风变软,确实是一个关键信号。这也意味着,中方的应对措施已经起到了效果。既然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中方自然要把行动贯彻下去,等到特朗普真正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