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守望生命花开的产房天使,用专业、用温暖、用爱心护佑着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今天(5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助产士日”,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来看看第一个拥抱我们的人吧~
“深呼吸,用力!宝宝快出来了!”随着一声响亮的哭声,又一个健康的宝宝从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助产士、主管护师王宏的手中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一刻,王宏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
在岗工作33年,王宏是长妇幼目前接生宝宝最多的助产士。
为产妇提供全程助产服务、观察产程进展、协助分娩、进行产后护理以及提供健康教育,这都是王宏工作的日常。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人文情怀的不断深化,助产士工作也渐渐从最初的产程观察和助生,拓展到如今的导乐陪伴,以及对产妇、新生儿及其家属的关怀。
在众多的工作中,为产妇“护航”是一切工作的核心,产妇的信任也是王宏动力的源泉。
一次,王宏遇到了一个没有家属陪伴的产妇。在陪伴这位产妇的过程中,王宏感觉到她有些焦虑,便坐在她的床边陪着聊天,介绍生产的过程,舒缓她的压力。
看着产妇依旧有些紧张,王宏便陪她在病房和走廊散步,时不时还会牵一下产妇的手,让她感受到温暖。
陪伴着走一段时间以后,这位产妇突然告诉了王宏一个秘密——这并不是她第一次生产,家里人都不知道,所以自己也就拒绝让家属陪伴。
那一刻,王宏被震撼了,虽然和这位产妇萍水相逢,但她却把最大的信任给了自己。之后,在王宏的陪伴和全程导乐下,这位产妇顺利生产。
而从那以后,王宏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真心付出就会有真心的回报,就会让一些看似难以沟通和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小玫(化名)是另一个让王宏记忆深刻的产妇。 在小玫第二产程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后,孩子还是没有出来的迹象。 侧卧位、平躺、半坐卧……王宏帮她想了很多办法,换了很多姿势依旧没有生出来。
“你想不想下来蹲一蹲或者站一站?”王宏和小玫商量着,可身体极度疲惫的小玫并不想再做尝试。
王宏心里明白,如果孩子再不出生就要选择其他的分娩方式了,此时她将期待的眼神投向了一边小玫的丈夫。“咱们就听导乐的话,起来动一动。”在丈夫和王宏的再三劝说下,小玫同意了。
很快,王宏拿来一个瑜伽球,在之后的过程中,小玫将全部的信任都给了王宏,完全按照她说的步骤来进行。 半小时后再回到产床上,胎儿的头就下来了,很快,一个7斤多的健康宝宝顺利出生了。
王宏说,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承载着无数的喜悦与希望,这样的喜悦和希望,也已成为助产士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独特的记忆。而随着家属陪伴产妇分娩以后,助产士们也见证了一个新生命为一个家庭带来的那份喜悦、那份希望,这也是激励他们前行的力量。
撰稿/摄影:赵 立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