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吕奇 王琳 实习生 朱海仪 通讯员 栾秀玲

编者按:

从精准判断的“透视眼”,到同时应对多重任务的“分身术”,再到用共情力化解焦虑的“读心术”和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医学知识的“科普达人”,作为医疗战线的“多面手”,护士们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着生命健康的每一道防线。在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超能”护士——5·12国际护士节专题报道,记录他们的日常与坚守。谨以此专题,向所有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致敬。


人们大都听说过楼宇管家、物业管家,但你知道护理管家吗?还别说,真有!作为早期试点科室之一,去年5月20日,烟台山医院东院产科护理管家于春玲正式上岗,这位有着25年丰富护理经验的老护士,全力为孕产妇提供无死角的贴心护理服务。

“什么是管家?首先要把这里当家,然后把家里的大小事管起来。”提到对护理管家工作职能的理解,于春玲如是说。主动找活儿干,是护理管家的“必修课”。在护士站处理日常工作时,于春玲会习惯性地多看一眼,捕捉到孕产妇和家属迷茫的目光,她会主动上前沟通,把问题提前“消化掉”。责任护士忙不过来时,她也会主动顶上,保证护理服务的无缝衔接。大到科室物资管理,小到病房里的窗户和床品问题,于春玲都要兼顾。

这份主动的背后,是更多的用心。今年春节期间,于春玲在和责任护士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一名27岁的初产妇因为害怕疼痛而选择拒绝母乳喂养。得知情况后,于春玲主动找到产妇沟通,得知其是受朋友影响对母乳喂养没信心。找到根源后,于春玲并没有着急进行宣教,而是从疼痛的原因出发,分析母乳喂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点点为产妇建立了信心。生产当天,于春玲从喂养姿势、喂养频率和情感沟通等细节着手,帮产妇顺利完成了从开奶、喂养到乳胀期的过渡。“有问题,跟我讲。”她的这句话坚定了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而这份无微不至的用心呵护,也让她成了很多孕产妇坚实的后盾。

在于春玲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管家,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一次病房巡视时,她察觉到一名产妇的胎心监护声音不对,排除了插线、仪器设备等问题后,她果断呼叫医生会诊,极短时间内确认胎儿出现了宫内缺氧的情况,紧急行剖宫产手术后,保障了母婴安全。像这样的例子,在于春玲的护理生涯中屡见不鲜,能将自己丰富的护理经验,用到科室衔接和孕产妇守护中,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护理管家为护士的延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只有不断学习和完善自我,才能真正做到守护患者的健康。”于春玲喜欢用“填缝师”来形容护理管家的工作,在她看来,护理服务无止境,从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到产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文关怀,再到产后的康复指导与新生儿护理,只有用心用情,才能真正做好母婴健康的“守门人”。

不满足于做临床医嘱的“执行人”,更愿意发挥各自所长为患者和家属“多做一点”,烟台山医院护理团队始终以专业为笔,温情为墨,绘就护患信任的暖心画卷。将细致入微的关怀融入护理的每个环节中,让生命照护既有精准的医学温度,更有直击人心的情感厚度,他们也是患者健康路上最坚实的护航者。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