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编《西方歌剧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之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沈旋领衔主编《中外交响曲大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近日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沈旋教授带领一批上音中青年学者团队致力于大型音乐工具书撰写,《中外交响曲大辞典》从启动至今经过十年打磨,该项目将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目前进入最后编辑阶段。
沈旋(中)、梁晴(右)、陈涵卿(左)共同审稿
主编:沈旋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西方音乐史学界泰斗级专家。曾任音乐学系主任。1956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曾授课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并多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室从事专职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西方音乐史(通史、断代史),歌剧、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等。曾多次担任权威音乐辞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音乐卷体裁分支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音乐学科副主编,《西方歌剧辞典》主编等。
副主编:梁晴
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有西方音乐通史、20世纪现代音乐、21世纪新音乐及观念、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及思想等领域。参编论著:《西方歌剧词典》《西方音乐史导学(新版)》《塔拉斯金:何为真正的音乐史》;发起主持大型学术对话研讨活动“对话塔拉斯金·2022”;主编《汇流东方:西方音乐中的中国》。
学者团队以上音音乐学系教师及部分硕博学生为主,辐射至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学术中坚力量。大家共同参与,参照国外最新研究文献,有不少内容属于国内外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观点新颖、自主原创。在整个撰写过程中,团队与作曲家们积极合作,得到很多作曲家朋友们的支持。
项目进展
·2015年1月启动,设立编委会,多次开会讨论,确定辞典词条架构和规模等事宜。
·2015年2月-2015年6月,主编及副主编共同确认分工、体例、样条、术语等规范性内容。
·2015年7月至今,编委会成员分头撰写词条,分析每一部交响曲,查询相关总谱和音响资料。定期召开编委碰头会,每季度推进和更新一次完稿目录。
·2016年7月2日,“古典音乐全媒体出版中心”里程碑项目启动,打造西方音乐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交响曲辞典》。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主办的“古典音乐全媒体出版中心专题学术会暨《交响曲辞典》及《图文解析中外交响曲100》选题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参加此次活动。
·2018年7月11日,全员召开项目推进会,专家们分别发言。其中梁晴发言题目为“《交响曲辞典》之中国交响曲写作情况及相关问题”。
·2021年7月,完成80%交稿,其他词条仍在进一步完善、创作中。
·2022年11月4日,在上海音乐出版社举行交稿仪式及研讨会。
·2023年12月,完成A-Z字母的第一轮统稿,并就谱例、图表等问题进行统一梳理。
·2024年投入排版,按字母顺序进行抄谱、制表。主编及作者团队、编辑进行第一轮校样审读。
·2024年获得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年度基金资助。
·2025年《中外交响曲大辞典》入选202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人员名单
主编:沈旋
副主编:梁晴
特邀编审:费维耀
责任编辑:陈涵卿 满月明
作者(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逸佳、陈涵卿、陈婧瑜、戴微、甘芳萌、胡晓铮、乐敏、李鹏程、梁晴、陆杨立、鲁瑶、明虹、彭程、皮紫明、沈旋、孙依、孙熠、唐吟、陶辛、王嘉佩、王晶、王诗婳、王雨婷、王勇、吴洁、伍维曦、严逸澄、杨倩茹、杨晓琴、许学梓、袁勤、袁利军、张婕怡、张继红、张舒然、周婧、周炜娟、邹彦
供稿:音乐学系
编辑:彭畅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