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道教至尊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其魂魄被尊称为元始天王,由太元玉女所生,即为元始天尊。三清皆源于元始天王的化身。元始天尊居于大罗天,是天界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他所度化的皆为尊神。
在道教的神祇体系中,“三清”占据着最为崇高的地位,而在“三清”之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更是至高无上。道教经文中尊称他为“天界之主”。作为道教神祇中的至高存在,元始天尊的尊贵地位,唯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才堪匹配。
元始天尊,亦称“玉清元始天尊”,其中“元始”一词源自道教,用以描述宇宙的起源,象征着万物的本原与起始。在天地尚未形成、日月未显之际,世界处于一片混沌之中,宛如一个巨大的鸡子,内部孕育着名为盘古的巨人。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直至某日醒来。他轻轻摇晃身体,站起身来,这动作使得原本混沌的宇宙瞬间破裂开来。
自盘古开天辟地,阴阳始分、天地初成,轻清之气上升为天,重浊之物下沉为地。天日日升高,终至天地相隔三万六千里。盘古之躯化为山川河流,其魂魄常在天际游荡,吸天之气,饮地之泉。此时,天地初开,除盘古外,尚有天姿绝妙的太元玉女在天地间运行游息。一日,盘古于天地间游荡,偶遇太元玉女,为其贞洁淑静之性所吸引。盘古趁玉女仰天吸气之际,化为微尘,自其口中进入体内,随后降生,是为元始天王。元始天王邀太元玉女共赴玉京山大罗天界,共同繁育造化天地万物。二人结为夫妻后,自元始天王化生出三清至尊之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这便是道教创世之初的“元始天王一化为三清”,经历一劫后,又生出天皇、地皇、人皇等诸仙圣。
元始天尊度化了众多神仙,他们皆为地位显赫之神,包括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以及众多仙官。
作为道教早期的至高神祇,元始天尊拥有诸多尊贵的称号,如“上合虚道君应号元始天尊”和“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他居住在玉清境,亦称清微天,那里弥漫着青色的气,象征着混沌未分、阴阳未判的初始状态。
元始天尊位于三十六天的最高层——大罗天,其居所名为“玄都玉京”。在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内装饰着七宝和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及两侧的仙殿,其气派宏伟,宛若天界帝王的宫殿。
元始天尊头顶放射出宝光,身上散发出七十二种色彩。在道教的三清大殿中供奉的元始天尊,通常被描绘为头罩神光,手持红色丹丸,或左手轻拈,右手轻捧,象征着天地尚未形成、混沌未开、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
元始天尊受到从帝王圣贤到民间善男信女的虔诚崇拜。祭祀元始天尊的日子定在阳气初生、阴气下降、夜长昼短的冬至之日。
太清境是太上道德天尊的常住之地,亦称为大赤之天。此天的气色为白色,象征着阴阳分明、天地形成、万物滋润生长的第三个大世纪。道德天尊应时而化,曾托生于圣母之腹降生,因此道教将农历二月十五定为庆祝其降生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