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标志着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气温逐渐攀升,雷雨增多,万物繁茂。
而立夏是夏季的 第一个节气,在古代实际上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流传着“立夏吃三鲜,一年病不沾”的俗语,这一传统食俗不仅饱含古人的生活智慧,更藏着顺应时节的养生密码。
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无论多忙,都不妨停下脚步,品味三鲜美食,感受传统与健康的交融。那么,这三鲜到底是什么呢?
“三鲜”的说法在不同地区各有特色,大致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
地三鲜通常指蚕豆、苋菜、黄瓜;
树三鲜包含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则有鲥鱼、刀鱼、河豚 (因河豚有剧毒,现代多以其他河鲜替代)。
这些应季食材在立夏时节最为鲜嫩,营养价值也达到巅峰,巧妙地为人们应对夏季的气候特点提供了天然的养生方案。
地三鲜中的蚕豆,早在明代《救荒本草》就有记载,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
立夏后天气渐热,人体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蚕豆中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消化不良。
同时,它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族,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缓解夏季因高温产生的烦躁情绪。
苋菜有红、绿之分,红色苋菜富含铁元素,是补血的佳品,绿色苋菜则富含维生素K,能促进血液凝固和骨骼健康。
黄瓜含水量高达96.7%,堪称天然的“补水剂”,其丰富的维生素C和黄瓜酶,具有抗氧化、美容养颜的功效,帮助人们在炎热夏季保持肌肤水润。
树三鲜里的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含铁量居水果之首,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同时,樱桃中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花色素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身体因季节变化产生的炎症反应。
枇杷在《本草纲目》中被记载有“止渴下气,利肺气”的功效,立夏时的枇杷果实饱满,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保护视力,缓解夏季用眼疲劳,其润肺止咳的特性也适合干燥炎热的气候。
杏子则含有丰富的果酸,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同时还含有类黄酮等成分,对心脏健康有益。
水三鲜中的鲥鱼、刀鱼都是长江流域的珍贵河鲜,肉质细嫩,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虽然现代因资源保护等原因,野生鲥鱼、刀鱼较为少见,但人们会用鳜鱼、鲈鱼等优质河鲜替代。
这些鱼类同样营养丰富,能为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抵御夏季疾病。
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立夏吃三鲜”的习俗暗合科学道理。立夏后,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增加。
三鲜食材的搭配涵盖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能全面补充身体所需。
同时,这些应季食材在生长过程中顺应自然规律,吸收了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口感与营养价值都远超反季节食物。
“立夏吃三鲜,一年病不沾”不仅是一句简单的俗语,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养生经验。
2025年立夏已至,不妨走进厨房,用这些当季三鲜食材,为自己和家人烹制一桌美味又健康的菜肴,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传承传统习俗,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