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庆鸣
今年五月五日,立夏。
立夏,从天文学上表示春天结束,夏天开始。
从气象学上则把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2度以上作为夏季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宛如一道分水岭,将春天的温柔与夏天的热烈巧妙分隔。
古时,为迎夏,文武百官会举行盛大的迎夏活动仪式,表达对丰收的殷切祈愿,彰显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好在今人,承前启后,在2018年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时间是每年的“秋分”,这是对“三农”的重视,是一件蕴涵对农民情怀的大好事。
立夏三朝遍锄地,立夏田里勤拨草,秋天一定收成好。
立夏节气物候是: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喽蝈”即蛙。《礼记•月令》曰:“孟夏之月,蝼蝈鸣。”汉•郑玄注:“蝼蝈,蛙也。”
立夏,夏天开始,春争日,夏争时。
立夏见“三鲜”,处处饮食美。这时,时鲜美食纷纷登场,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饮食图。
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各地因地域差异,所食三鲜略有不同。
在江南一带,地三鲜通常指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多为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一般为海螺、河豚、鲥鱼。
在时令节气,享受这些美食,不仅是满足味蕾的需求,更是顺应节气,感受自然的馈赠。
立夏,民间有“秤人”的习俗,秤钩上挂一把椅子,大家轮流到上面秤体重,司秤人会根据不同的对象,说出吉祥祝福的话语,为生活增添一份欢乐的氛围。
农谚还有:“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立夏前后,种瓜点豆。”,体现先民对农事的深刻认知和把握。
阳光日益强烈。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节气里,走进自然,品味美食,感受民俗,与时光同行,拥抱生活的美好。
立夏,舌尖与时光交响。
立夏,多彩与民俗辉映。
立夏,人与自然和谐共鸣。
作者简介
杨庆鸣,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作家协会理事、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南文化》《无锡酒文化》编委。已出版文学作品《一得集》《耕读草堂漫笔》《湖边散记》《闲云望溪月》《乡野清音》《凌霄花开》等6本,与人合著多本。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300篇,100万字,获首届、第三、第四届“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散文家网、华夏散文杂志社”最佳散文创作奖、首届、第二届“羡林杯生态散文奖”。获2024’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墨海腾龙杯”全国原创文学征稿初赛金奖、决赛特等奖等多种文学奖。2025年1月与人合著《秦观词绘本鉴赏》(广陵书社出版)64开连环画。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