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最贵的学费,从来不是新人的试错成本,而是优秀员工为领导的无能买单。

—Cecilia聊职场

凌晨两点刷到前同事的朋友圈:“终于明白,职场PUA最狠的不是画饼,是领导亲手砸碎你所有的期待。”配图是一沓被揉皱的加班餐票。评论区瞬间炸出十几个前同事,清一色回复:“懂的都懂。”

那些让团队分崩离析的,往往不是市场寒冬,而是领导身上治不好的“无能病”。



01.下属不服,是因为领导没有“德”

朋友公司空降过一位“明星总监”,入职大会上豪气承诺:“今年部门业绩翻倍,所有人年终奖上浮30%!”三个月后,他换了一辆百万级新车,却对追问奖金的员工两手一摊:“公司战略调整,钱要花在刀刃上。”更讽刺的是,有人在他微博小号发现,那周他刚晒完马尔代夫游艇派对。

这种领导就像漏水的桶,装不住团队的信任。反观某创业公司老板,在融资失败后,抵押自己房产给员工发年终奖。三年后团队全员留守,帮公司逆风翻盘——德,才是领导力的第一块压舱石。



02.下属不服,是因为领导没有“能”

某互联网公司有位“PPT总监”,张口闭口“底层逻辑”“闭环思维”,可当服务器真崩了,他只会重复:“重启试试?”最离谱的是某次产品上线,他坚持把界面主色从深蓝改成荧光粉,理由是“我老婆说粉色招财”。

这种领导像没有指南针的船长,带着整艘船在风暴里打转。而另一家公司的技术主管,每天雷打不动参加代码评审会,工位抽屉里常年备着三副防蓝光眼镜。他说:“想让团队服气,先得让自己在专业上硬气。”



03.下属不服,是因为领导太“双标”

某公司上演的“考勤罗生门”堪称经典:要求员工提前10分钟到岗,自己却天天拎着咖啡卡点进门;严查下属工作时长,自己的打卡记录永远显示“外勤”。直到行政部调监控发现,他每天下午在消防通道躲着打王者荣耀。

这种双标在年轻团队里尤其致命。某90后主管直接把“领导迟到1分钟请全组喝奶茶”写进团规,结果当月会议准时率飙到95%——你看,不是年轻人不服管,是虚伪的领导不配管。



04.下属不服,是因为领导不懂尊重人

听过最窒息的管理案例:某领导当众把方案摔在地上:“这种垃圾也好意思交?我当年带团队时…”突然卡壳,转头问发抖的下属:“你哪个学校毕业的?”得知是普通院校后,竟冷笑:“难怪。”第二天,整个项目组集体请病假。

反观某公司高管,即便要推翻方案,也会先问:“这个创意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等对方说完再建议:“如果叠加用户分层策略会不会更精准?”这样的沟通,让团队迭代效率提升40%。真正的威严,从来不是靠践踏尊严建立的。



05.下属不服,是因为领导不给“结果”

前公司有位"人肉复读机"主管,每天晨会标配三连击:"进度到哪了?""今晚能交付吗?""明天我要看到结果"。当设计师说渲染机房电脑卡顿,他皱眉敲桌子:"公司花钱不是让你们抱怨设备的";当程序员反馈第三方接口有问题,他甩下一句"自己想办法"就转身离开。最离谱的是年终冲刺期,他给每人发了《凌晨三点灯火通明才是狼性团队》的鸡汤文,却对行政申请的加班打车额度装聋作哑。

这种领导就像只会吸水的海绵,把团队能量榨干却提供不了任何养分。对比某游戏公司主策划的做法:每次立项前先带团队盘点资源缺口,遇到技术瓶颈时,他办公室永远备着三台备用主机和五箱红牛。有次原画师抱怨数位板延迟严重,第二天他就扛着新设备出现在工位:"我拿季度奖垫的,下个月项目成了记得请我吃火锅。"



管理学中有个“破窗效应”: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如果不修,整栋楼的窗户都会遭殃。当领导开始放任自己的“无能病”,团队的信任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真正的领导力,不是坐在办公室挥斥方遒,而是弯下腰把破碎的窗户一扇扇补好。毕竟,员工追随的从来不是职位,而是那个值得托付期待的人。

你在职场遇过哪种“领导病”?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