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养老金调整通知或将公布,养老金涨幅,为啥有人会低一些?

今天是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在节前,人社部已经明确将会扎实推进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从时间来看,5月份公布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比如2023年就是在5月份公布的调整通知。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有网友表示,自己的涨幅并没有达到当年的水平,他在去年参加了养老金上涨,去年上涨3%,但是他只是涨了2.3%,要比3%低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其实跟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有关系,我们以去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为例,养老金调整水平是以所有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为基数来最终确定的,比如2023年人均养老金达到了3300元左右,2024年上涨3%,就是按照3300元左右的基数来调整,并不是按照个人实际的养老金为基数来调整。

这样一来,对于养老金高于3300元的,实际要以低于本人养老金的基数来参与上涨,如果将个人上涨金额除以本人实际养老金,实际的涨幅确实就达不到3%。

同样的道理,2024年人均养老金达到了3400多块钱,今年养老金调整水平也会以这一金额来基数来确定,对于养老金高于这一金额的,实际涨幅一般也会低一些。我们来举例说明。



假设今年养老金仍然上涨3%,跟去年一样,一位退休人员工龄40年,养老金6000元,所在地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整体也是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步走的方式,其中定额调整为35元,挂钩调整部分,工龄每满1年增加1元,跟养老金挂钩部分,涨幅为1%,高龄倾斜调整部分,年满70岁至79岁,额外增加25元,年满80岁,额外增加40元。

如果上述退休人员不属于高龄退休人员,也不享受其他情形调整待遇,那么他可以上涨的金额为35+40*1+6000*1%=135元,跟他的实际养老金相比,涨幅为135/6000=2.2%,要低于3%。与之相反,有的人由于养老金偏低,比如只有一两千块钱,实际涨幅就可以超过3%。

这是因为养老金调整兼顾到了公平和效率,并不是单纯按养老金或者工龄来调整。比如其中有一项定额调整,就跟本人的养老金和工龄没有关系,定额调整所占的比重越大,对于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越有利。



综上所述

人社部在五一节前已经公布了养老金调整的最新动态,现在小长假即将结束,5月份公布正式调整通知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从数据和调整趋势来看,今年很可能上涨3%以内。不过,由于养老金调整,并不是单纯跟本人养老金挂钩,导致有的人养老金基数偏高,实际涨幅会略低一些,而有的人养老金基数偏低,实际涨幅反而会更高一些。而且今年还会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的实际涨幅很可能会有所提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