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门市黄闸湾镇泽湖村的村民张某兵和李某云因土地边界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村里“乡贤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雷建军赶到现场,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查阅相关土地资料,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进双方握手言和。
这只是玉门市打造“玉事好商量”调解品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调解”促进“大治理”,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健全调解体系,织密矛盾化解网络
玉门市建成市、乡、村三级调解工作网络,形成了以市 “一站式” 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为中枢,16 个乡镇(街道)调委会为支点,87个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的 “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 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在实现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全覆盖的基础上,针对医疗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和婚恋纠纷等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矛盾纠纷问题,横向拓展辖区内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全覆盖开展工作。目前,全市已拥有医疗、劳动纠纷、婚姻家庭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个,企事业调解组织4个,调解人员36人,让各类矛盾纠纷都能找到对应的调解渠道。
选优配强队伍,提升调解实战水平
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调解队伍,玉门市组建起一支以退休法官、警官、乡贤、“五老” 等人员组成的专兼并行、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调解员队伍。同时,依托“线上+线下”双向赋能,在人民调解员线上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实行人民调解专家库调解员、律师团队上门普遍轮训,由专职调解员“传帮带”,不断充实市乡村三级人民调解员最新法律法规、调解技巧的知识储备。“以前调解纠纷,有时候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参加培训后,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现在调解起来更有底气了。”玉门市新市区街道迎宾路社区调解员王世宽说道。
创新调解模式,打造特色调解品牌
在打造“玉事好商量”调解品牌过程中,玉门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开展品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的“造星” 行动。汲取民风民俗文化精髓,打造了以茶为媒的“罐罐茶” 调解室,当事人在喝罐罐茶的轻松氛围中,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纠纷;依托红色铁人精神为支撑的“铁人说事室”,传承红色基因,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当事人理性解决问题;还有以亲情、乡情为纽带,依靠乡贤地缘、人缘、亲缘等优势成立的“乡贤调解委员会”,在基层矛盾调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这些特色调解品牌,成为玉门市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
玉门市综治中心主任王晖表示:“‘玉事好商量’调解品牌,不仅是一个名称,更是我们为群众服务的决心和承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完善调解机制,提升调解水平,让‘玉事好商量’成为群众心中的金字招牌。”(刘丽莉)
来源:玉门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