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立夏是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SUMMER
立夏“三宜”“三忌”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保养心脏,平和过渡到夏季。
宜健胃
天气逐渐变热,人们的食欲也有所下降。立夏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
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一并煮粥,搁凉后食用,能起到健胃、解暑的功效。
宜午休
立夏后,正午时候炎热,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0~60分钟为宜,即使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转转眼睛,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
宜静心
《养生论》:“夏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立夏之际要注意清心除烦,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
常按揉内关穴(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能调心养心、补益气血、养心安神。
忌冷饮
不要贪一时冰爽口感,吃过多冷饮,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容易困倦等症状。
消热解暑可以新鲜果蔬代替,比如桃子、草莓、黄瓜、绿豆等都是很好的清热利湿食物。
忌大汗
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易伤阳气。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阳气渐长、阴气转弱,气温逐渐走高,体内新陈代谢加快。
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忌湿热
受湿热天气的影响,人体也容易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包括口苦、食欲下降、腹泻,还可能出现皮肤湿疹。
可多吃些祛湿、清热解暑的食物调理身体,如:薏苡、黄瓜、空心菜、莴笋、莲子、冬瓜等。
本文综合自:
①澎湃政务2023.05.06《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②湖南日报 2023.05.06《 今日,立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