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朝文
邻居家里养有一只狗,白底黑斑,嘴巴尖长,一对大耳朵耷拉着,圆圆的眼睛周围一圈黑色,看起来仿佛一只大熊猫。主人称其“阿花”,邻人们也都这么称呼它。阿花通人性,懂得感恩,勤劳热情,智商不低,会帮主人做一些简单平常的事情,这里的人们都喜爱它。
不知是主人太抠门呢,还是主人家太贫,阿花从来没有吃饱过,一年四季饥肠辘辘、瘦骨嶙峋。每天总在屋里不停地翻找吃的,无奈主人将食物藏匿得十分隐蔽。偶尔找着一点,便匆匆忙忙吞进肚里,主人回来,没有发现则已,发现了,少不了一顿臭骂,有时还皮鞭棍棒侍候。邻人们可怜它,有时劝告主人,狗,跟人一样,也是一条生命,既然养了它,就应该给它吃给它喝。可是主人十分固执,从来不听劝告。
有一天,阿花饥饿难耐,奄奄一息,几乎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它四肢勉强支撑起来走出去,刚出门外就接连几个趔趄。外面附近到处都住着人家,阿花挨家挨户四处张望,企图能发现一些吃的,以度过眼前的饥慌,可是走了许久,什么也没有看到一点。
正在绝望之际,它来到了两三里外的一户人家门前,听说这家姓吕。见男女主人在门外干活,阿花可怜巴巴地望着主人,女主人见它皮包骨头狼狈不堪,怜悯之心由然而生。赶快去厨房铲一些剩饭倒在门外破瓷盆里,阿花见了猛扑过去,一会儿便将剩饭吃得精光。肚子吃饱了,恢复了一些力气,为表示感谢,它凑近主人身旁,不停也晃着脑袋摇着尾巴。从此吕家主人喜欢上了这只可爱的阿花,不知道它是哪里来的,便称其“小花”。“阿花”这名字虽美,但听起来很痛苦,“小花”这名字就是好,听着十分亲切。
阿花总算交好运了,每当肚子饥饿之时,便径直地来到吕家讨吃讨喝。阿花跟娃娃没区别,容易惯,谁给它吃的喝的,便常往谁家跑,而且每次也总能如愿以偿地讨到嘴。久而久之,阿花与吕家主人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阿花没有在自己家,准是来到了吕家。
阿花跟普通狗不同,甚至不像是狗,更像是一个人,懂得知恩图报。那一次,吕家鸡笼里的鸡没有关好,跑去邻居家田地里啄食麦苗。吕家主人发现了,大声呼唤,企图把鸡群唤回来,可是鸡听了却无动于衷。吕家主人急了,当着阿花的面,指着田地里的鸡说:“小花,快上!”只见阿花立即飞奔过去,一会儿功夫,便把数十只鸡赶回了笼里。
还有一次,吕家主人赶着一群羊上坡去放,阿花跟着去了。傍晚时分,要回家了,羊群没有下山,遍山到处都是,这可怎么办呢?主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小花,于是当着小花的面,朝山坡上一指,说:“小花,快上!”只见阿花纵身出发,它穿越树林和灌丛,跨过石坎和草坡,不出十分钟,便把漫山遍野上百头羊赶回到主人的身旁。主人抱起阿花一阵狂亲,晚上回去后,不用说又得到了丰厚的犒赏,阿花心里甜蜜极了。
那一次,吕家两岁的孙子在门前场地上玩耍,场地边缘是一道一丈多高的石坎,眼见离石坎边缘不足三四寸远,即将掉落下去。说时迟那时快,阿花猛扑过去,咬住了孙子的衣襟,孙子得救了。为答谢阿花的救命之恩,吕家主人为阿花煮了一餐丰盛可口的饭菜,阿花吃得非常开心快乐。
又一天,阿花腹中饥饿,正往吕家家里跑,途中看到路边一个圆圆的东西,定睛一看,这不是吕家的东西吗?怎么丢在这里呢?于是,它上前去,用嘴巴将其叼起,然后加快步伐,一会儿便到了吕家。吕家主人见了,深感惊讶,两天前他揣了一卷绝缘胶带出去有事,途中弄丢了,这小花竟然为他捡了回来。于是又是一顿美餐款待,阿花打着饱嗝儿十分满足地回家去了。
时间久了,阿花跟吕家家人相处得很融洽,仿佛成了这个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倘若一天不来,吕家全家人都觉得缺少点什么,浑身不自在。
有时,阿花回到自己家,见大门敞开着,屋里却不见人影,跑厨屋里看看,冷锅冰灶。这天晚上,出去忙碌了一天的阿花又回来了,见大门紧锁着,主人不知所踪,它便蜷曲在门外冰冷的水泥地上等待。
过了许久,主人回来了,见到门外地上浑身散发着狗腥味的阿花,便大声吼道:“你不是帮别人赶羊去了吗?你不是帮别人赶鸡去了吗?你不是帮别人带孙子去了吗?别人家好吃好喝的养着你,你回来干嘛呢?家懒外勤的东西,滚!”阿花听了,默不作声、浑身颤抖、暗自流泪。还算幸运,这次没有挨鞭子,但接连几天的挨饿肯定少不了。
半夜里,阿花在狗窝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自从被这家主人抱回来,自从离开它的狗娘那一天起,上十年里它已经是竭尽全力仁至义尽了。它为主人家照看孩子、赶猪、赶牛、赶羊、赶鸡、用嘴巴帮主人拖拉工具、看门护院……到头来得到的是什么?没有吃喝没有穿,三天两头挨棍鞭,树枝柴禾搭狗窝,冬天冻得直哆嗦。阿花已经彻底心灰意冷了,只有在吕家家里,它才感觉到一丝温暖。
2025/05/04于郧西。
【作者简介】黄朝文,男,湖北省郧西县人,郧西县第一中学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三十六年。业余爱好:徒步、音乐、乒乓球、养花草和写作。已有近百篇作品于《孔雀东南飞微刊》、《作家荟》、《冰凌花文学》、《华文原创小说》、《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等网络媒体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