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是血液在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多为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饮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和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在5类人群中易发:有家族史的人群;情绪易激动的人群;摄入盐量偏高的人群;嗜酒人群;工作或生活压力大的人群。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包括头痛、疲倦或不安、心律失常、心悸耳鸣等。然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已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脑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等,所以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
对于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控制24小时血压,并适时根据需要调整药物与剂量。如果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卒中、脑梗死等致命的结果。
1、什么是血压?什么是高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这个压力过大就是高血压。
2、高血压的分级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上肢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考虑为高血压。
如果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标准为准。
3、六类人容易得高血压
4、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病因明确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5%-10%),其他的就是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治愈后高血压可治愈,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控制不能治愈。
5、高血压的检查
一般情况下,去医院挂的是心血管内科,医生会全面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并且评估有无靶器官伤害。
6、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7、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肾、眼等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脏病、外周血管病、眼底病等。
血压越高、病程越长、伴随的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就越严重,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越大。
8、高血压治疗的目标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是140/90mmHg,治疗2-4周达标,如未达标,应找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9、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限盐(重要且有效)、规律运动、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与身体健康的行为习惯。
10、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小剂量开始、选择长效药、联合用药、因人而异的个体化治疗。
具体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能自行配药或调整用药量。
11、五大类降压药
12、降压药的原理
1)钙拮抗剂
动脉血管壁细胞中的钙离子如果过多,血管壁就会收缩,血管就会变细,血压就会升高。钙拮抗剂就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来达到降压的目的。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可以升高血压的激素,当他与受体结合时,就会令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他们结合,防止其发生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可以促进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一种东西,如果抑制了ACE,就能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当然就能降压。
4)利尿剂
尿是什么,尿其实是血管吃剩的汤水,是“另类的血液”。利尿剂的作用,就是促进排尿,减少循环血量,从而降低血压。
5)β受体阻滞剂
心脏的心排出量上升、收缩力度增强,血压就会升高,心就会累。β受体阻滞剂能帮助减少心排出量和减小心脏收缩力度,从而降低血压。
13、特殊人群得了高血压,应该注意哪些事?
1)老年人高血压,降压要慢慢来,需根据老人的耐受性,不能将血压降得过低。
2)妊娠高血压,用药应避免用ACEI和ARB;
3)女性高血压是可以怀孕的,孕前应去医院检查,注意控制血压;
4)男性高血压不影响要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