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毛主席视察济南时,对山东党军政干部说:

“解放战争中,济南战役打得那么快,全国恐怕有两个人想不到,一个是我,另一个是蒋介石。”

话音刚落,在场所有人纷纷大笑起来,其中也包括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许世友正是济南战役攻城部队的总指挥。



济南战役前夕,毛主席亲自点将许世友,命其指挥山东兵团参加济南战役,没想到许世友仅用8天就攻下了济南城。

许世友一战封神,名动天下,不仅歼灭了11万国民党军队,还活捉了国民党名将王耀武,国共两党军政界无不为之震惊。

然而,许世友立下大功,却在济南战役结束半年后被调离军队,出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这背后有何玄机呢?

关于许世友转入地方工作的原因,目前有两种主流说法,一是许世友身体状况不佳,二是许世友因违反军令而被清算。

济南战役结束时,许世友正值壮年,身体并没有严重的疾病,况且许世友出身少林,自幼学习武术,身体素质绝对过硬。

至于许世友违反军令,其实不只发生过一次,比较著名的有三次,且三次都是违抗粟裕的军令,第一次发生在孟良崮战役中,第二次发生在豫东战役中,第三次发生在济南战役中。



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司令部为防止与敌人打消耗战,决心暂时放弃临沂,就命令许世友带领沂蒙山区的部队向外收缩。

彼时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才合并不久,粟裕刚刚主持华野军事工作,尚未树立威信,许多军官都对粟裕持怀疑态度。

许世友接到撤退的命令时,一时想不通,就对着电话道:

“你们就知道对着地图指指点点,当兵的就是跑腿的。”

许世友并不知道,打电话的人正是粟裕,这次违抗军令看似是许世友与粟裕有矛盾,实际反映的是两人作战方式的差异。

粟裕擅长打运动战,经常通过机动作战的方式消灭敌人,如此一来,势必会让部队陷入疲惫,与许世友的矛盾就源于此。

在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中,许世友没有直接与粟裕发生冲突,而是不能领会粟裕的作战思想,坚持按照传统作战方式参加。



许世友脾气暴躁,每次接到机动作战的命令,难免会发牢骚,甚至不会严格执行粟裕的军令,因而造成了一定的失误。

豫东战役中,许世友因为没有牢记粟裕在战前的提醒,将黄百韬兵团放入豫东,致使华野主力部队陷入险境。

济南战役中,许世友更是因为没有领会粟裕和中央军委的作战意图,迟迟不执行粟裕的军令,抢夺济南机场,结果毛主席连发8封电报给华东局,最终才让刚解放兖州的许世友北上。

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的“由小淮海发展到大淮海”的战略构想被中央军委采纳,决战淮海势在必行,机动运动将更加频繁。



在决战淮海的大背景下,不适应机动作战的许世友被调离,返回山东军区任副司令员,后来又升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自“七月分兵”开始,许世友一直是山东兵团的最高军事主官,此次返回山东军区主政,也算是“荣归故里”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