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区 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的“昌平样板”

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昌平特色的

乡村共同富裕之路

辛庄村

作为北京市首批“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之一

依托特色产业发展

盘活自身资源、人居环境提升等

打造了乡村振兴“辛庄样板”

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

“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生态宜居”

新气象





五一快乐

✦₊





“五一”期间,为期5天的“山水兴寿 五一漫游”兴寿文化生活节正式启动。辛庄村与上苑村、下苑村多元联动,将乡村生活美学推向崭新高度,标志着我区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进一步深化,不断激发首都乡村振兴的文化驱动力。

以“百千工程”为核心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自2023年北京市启动实施新一轮“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以来,昌平区紧紧围绕“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有序推进“百千工程”。作为北京市“百千工程”首批示范片区,兴寿镇凭借显著成效和生动实践,正绘制出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成为北京市“乡村振兴”的典范。


2024年,昌平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号召,全面实施新一轮“百千工程”,通过精心布局“一中心一园一区”的产业模式,已率先启动了“莓”好山水兴寿示范片区项目。如今,以兴寿镇辛庄村为例,目前该村已培育特色餐厅、文创工坊、咖啡店等90余家新兴业态,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成为了集餐饮、休闲、研学等于一体的京北特色村庄。

依托“创客街”举办特色市集等活动,辛庄村周末单日客流峰值超万余人次、全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环境美、村民富、产业兴”的“新图景”。


兴寿镇的乡村振兴实践,是对“百千工程”的生动诠释。2024年以来,昌平区积极响应北京市号召,建立区级协调小组、工作专班和现场指挥部,聚焦“三个突出”“五个提升”、统筹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抓好兴寿示范片区,带动全区乡村振兴。

如今,昌平区正围绕“十镇百村振兴,千家万户共富”的总体思路,致力于打造首都乡村振兴的样板区,通过精心布局“一中心一园一区”的产业模式,已率先启动了“莓”好山水兴寿示范片区项目,辛庄村作为该示范片区的核心示范村,正引领着周边上苑村、下苑村等提升村共同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在“莓”好山水兴寿示范片区的建设中,昌平区紧锣密鼓地谋划着第二批示范片区的创建工作。这些项目以绿化美化清洁化、宜居宜业宜游为标准,全面提升乡村风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治理以及片区间的联通水平。通过实施多个重点项目,昌平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青梅乡创”助发展

“村咖艺术”促消费


“五一”期间,兴寿镇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首次推出“青梅乡创计划”,带来了青梅乡创沙龙、青梅乡创市集、青梅乡创展览、青梅乡创课堂等一系列乡村美育实践活动。


“青梅乡创计划”秉持清华美院“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理念,旨在鼓励高校青年力量通过艺术介入唤醒乡村内生动力,构建“高校艺术资源—乡村在地文化—社会创新需求”三位一体的价值转化枢纽,为艺术生、设计师、手艺人、新农人、原乡人的共生共融、为艺术乡建的创新路径提供了试验场。未来,该计划将持续助力兴寿打造具有生命力的乡村文化业态、营造可持续的乡村美学生态




同时,兴寿镇的村民与“辛庄创客”进行艺术共创,丰富且高品质的活动内容凝聚了人气。辛庄市集烟火气IP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辛庄创客联盟”的支持。

“辛庄创客联盟”是以政府引导为背景、联盟推动为纽带、产业发展为抓手,将“人才聚、产业兴”的发展路径落到实处,紧紧握住“创客人才”这一辛庄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不放。


游客们走进村落,不仅能品尝到香醇的咖啡、逛松弛感满满的市集,更能沉浸式体验乡村艺术氛围,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辛庄村的零碳公园,可以看到一系列文明宣传展板。“文明乡风润心田,美丽乡村展笑颜”等标语,以简洁有力的话语,向村民和游客传递着文明的理念。辛庄村也因此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窗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艺术美学与文化传承交织碰撞,催生出充满活力的发展新路径。如今,青梅乡创、村咖艺术共创、烟火IP打造,正成为兴寿镇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让乡村文化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勃勃生机。



兴寿文化生活节启动

打造乡村振兴“兴寿模式”


5月1日,“山水兴寿,五一漫游”兴寿文化生活节启动仪式在辛庄村零碳公园举行。启动仪式上,重磅发布了兴寿镇精品旅游线路、兴寿镇民族特色骑行路线——籽籽同心骑行路线,宣传了兴寿镇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品质化乡村旅游品牌,将带动兴寿镇乡村旅游产业整体发展,吸引城市客群、聚集乡村人气,促使兴寿镇农、文、旅相互赋能,促进乡村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次文化生活节以“艺术+生活”为内核,辛庄村主打音乐与烟火,上、下苑村聚焦咖啡艺术与美学,通过联名打卡、文创互融形成创新的乡村体验:相比于去年,规模更大、覆盖村落更多,联动更多文化艺术内容,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高度评价。上苑村、下苑村的“村咖日市集”,围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和村民。

咖啡摊位、咖啡拉花大赛、亲子手冲课堂,更是成为了“咖啡星人”的集散地。而辛庄的“落日微醺集”同样人气爆棚,烟火美食市集汇集了有机素食馒头、精酿啤酒、云南米线等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食材的香气,赞许声与咝咝作响的煎炒声交织成曲。





不止有咖啡、美食,舞龙表演、柔术空竹、蹬桌、转花碟、变脸、口吐七彩、高车踢碗、相声表演、美猴王模仿秀等非遗演出赢得阵阵掌声;落日音乐会的萨克斯爵士乐表演、民谣诗歌、电子烟火派对、80后音乐主题之夜、中式民族风等主题音乐秀等,将现场的气氛“拉满”;从绘声绘色的绘本剧到妙趣横生的亲子游戏到来一场山谷骑行,从敞开大门的驻村艺术家展览到虫鸣合奏的乡村音乐会,多场丰富的互动活动满足了不同市民游客的多元需求










据了解,本次兴寿文化生活节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人才工作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昌平文旅集团、区文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所、兴寿镇联合主办,汇集了多种主题活动,旨在为进一步推动兴寿镇“百千工程”建设工作,扩大兴寿镇在全市首批“百千工程”建设主阵地影响力

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寿镇辛庄村等通过盘活内部资源、凝聚新老村民合力等,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到文旅融合示范村的“蜕变”,为全区乃至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未来,全区将持续加快推进“百千工程”建设,深化农文旅融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昌平样板”。到2027年,昌平区将实现十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00个乡村振兴提升村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将完成十个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全面打造。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昌平视频号,欢迎关注~


记者:刘然

‍‍‍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