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了“认怂令”啊,不,是总统令,宣布暂停原定于当日生效的汽车关税加征措施,同时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媒体表示,因为我,中国不跟我们做生意了,我们每年将损失数千亿美元,不是因为中国,而是我,因为145%关税无法做生意。但事情肯定还有转机。
特朗普把美国优先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最终还是没办法逃离资本规律。本以为是一场能够让美国“大获全胜”的博弈,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巴掌,被证明是一场“自损一千”的冒险之举。从通胀和民生方面来看,普通家庭每个月因为关税得多支出300美元,超市货架缺货的现象也是频频出现,亚马逊甚至都计划在商品上标注“关税附加成本”,以此来揭露这项政策对消费者造成的直接上害。在金融市场方面,美股瞬间蒸发6万亿美元,美债暴跌更是引发了人们对银行破产的担忧,华尔街资本与美联储也联手向特朗普政府施压。
而从政治层面来讲,农业州因为失去中国市场,收入锐减,那些曾经支持特朗普的红脖子选民,如今也纷纷从支持者转变为抗议者,特朗普引以为傲的“MAGA”联盟也开始出现裂痕。这场关税战以特朗普的“服软”而逐渐走向缓和,其本质其实是全球化市场逻辑对单边主义的有力反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中国占据全球75%的光伏专利、60%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美国想要在短期内找到替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就拿稀土加工技术来说,中国对其的垄断直接卡住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命门”,让美国在相关领域处处受限。此外,美国的美元霸权也因为这场关税战面临着自毁风险,美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关税战更是加速了各国抛售美债的步伐,日本民间资本已经率先行动起来,这无疑对美元信用体系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中国采取的“以战止战”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中方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的痛点,对大豆、牛肉等农产品加征125%关税,直接冲击了特朗普的农业票仓;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更是让美国芯片产业升级陷入瘫痪。同时,在外交方面,中国积极开展合纵策略,成功破局。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拒绝配合美国封锁中国转口贸易,欧盟也明确表态“不与中国脱钩”,这让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
不过,特朗普的这次“服软”,可不仅仅是简单的认错,背后还有着诸多政治算计。从选举周期来看,特朗普执政百日支持率就跌破40%,创下了二战以来的新低,如果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失利,民主党将掌控国会,这对于特朗普及其所在的共和党而言,后果不堪设想。从历史角度来看,当前美国的处境与1905年的英国极为相似,当时英国通过加税、掠夺殖民地来缓解财政危机,但最终却因为战略透支加速了霸权衰落,如今的美国,似乎也正走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
特朗普的“服软”,标志着单边主义路线遭遇了阶段性失败。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说:“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只会孤立自己。”在这个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试图用政治手段去割裂经济规律,最终都将遭到市场无情的惩罚。未来的贸易秩序,必然要在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中重新寻找平衡,而不是像美国之前那样,妄图通过单边主义的关税大棒来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