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宜春市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省“1269”行动计划和市委“869”专项行动目标,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勇闯新路,在深化工会改革中破局突围,交出了一份政治引领有高度、服务发展有力度、惠工暖民有温度的“高分答卷”。全年4项创新案例全国推广,12项经验全省示范,宜春市总工会获评全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春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举旗定向

以思想领航凝聚百万职工奋进力量

政治铸魂,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宜春市总工会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生命线”,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会21次、专题研讨会9次。在全市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先进典型深入工业园区、进校园宣讲65场,覆盖职工1.4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宜春市总党总支获评“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工会工作创新创特。

文化润心,打造“中国梦·劳动美”的精神高地。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契机,打造职工文化“现象级”品牌。“奋斗正当时 劳动最光荣”职工讲故事比赛吸引超20万网友在线互动,网络支持热度17万余次;从“礼赞劳动”职工书法摄影展的千余幅作品中精选出120幅佳作赠予劳模珍藏,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全市职工气排球联赛、健步走活动参与队伍达188支,基层工会举办文艺汇演、主题阅读等活动43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百花齐放”。高安市工人文化宫创成全省首批标准化文化宫,成为职工文化新地标。

阵地固本,构建“正能量充盈”的舆论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创新建立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履责档案,宜春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全市各级工会在中央级媒体刊发报道27篇,利用8辆公交车车身广告、140万条手机云信、80万次手机视频彩铃宣传工会好政策,传播工会好声音。

服务大局

以产改攻坚赋能高质量发展

技能竞赛搭台,锻造产业“生力军”。聚焦全省“1269”、全市“869”重点产业布局,宜春市总工会在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现代物流等领域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竞赛103场,带动岗位练兵20.1万人次。在省“天工杯”竞赛中,宜春代表队荣获中医药、货运司机、纺织行业三项冠军;江西省“天工杯”中医药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三届中药传统名堂职业技能竞赛江西赛区选拔赛在樟树举办,“中国药都”金字招牌愈发闪亮。16家企业在全省创新成果交流大会展示绝活17项,申报“五小”创新成果国家级58个、省级35个。

产改破题,激活发展“强引擎”。宜春市委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市常委会年度重点任务,宜春市委书记专题调研产改工作并作出批示。全市创建产改示范企业43家,推动江特电机、仁和药业等13对国企民企“结对共建”,形成“技术共享、人才共育”新机制。建成市级工匠学院10所,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68门,培育技能人才6.4万人次。新增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市级7个,12人入选省职工创新专家库,宜春产改经验登上《江西日报》头版。

劳模引领,点燃创新“强磁场”。全年选树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个、奖章2名,省五一劳动奖章12名,宜春市五一劳动奖章50名,劳模梯队建设实现“量质双升”。宜春市总工会组织141名劳模赴庐山、井冈山等地疗休养,为42名全国劳模提供专属健康管理服务,传递“劳动创造幸福”价值导向。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组建技术攻关小组32个,解决锂电材料提纯、中药炮制工艺等技术难题98项,为企业创效超3000万元。

暖心护航

以维权服务托举职工幸福感

法治维权构建“和谐网”。创新“检察+工会”协作机制,联合宜春市检察院出台劳动者权益保障意见,打造星级“三师一室”维权平台10个。全年调解劳动争议548起,为797名劳动者追回欠薪、补偿金126.5万元,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23%。推行“一函两书”制度,发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104份、《意见书》39份、《建议书》23份,推动企业规范用工,相关经验在全省工会维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精准帮扶织密“保障网”。擦亮“四季送”品牌:冬季慰问企业258家,发放物资800万元,惠及7685人;春季举办专场招聘17场,提供岗位9000个,培训困难职工1974名;夏季为1.3万名高温作业者送清凉,发放物资166万元;秋季发放助学金126.8万元,助280名寒门学子圆梦。职工互助保障覆盖6.64万人,支付理赔金3064万元,综合指标稳居全省首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意外大病团体综合保障互助工程计划纳入宜春市政府民生工程,3069名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获专项保障。

品质服务升级“幸福网”。建成智能化工会驿站95家,其中12家获评“全省最美驿站”,驿站配备饮水机、急救箱等设施,日均服务职工超5000人次。创新“1+3”婚恋交友模式,16场活动促成158对职工牵手,经验获中华全国总工会点赞。职工子女暑期托管班开设书画、编程等课程,惠及493个家庭;组织1595名技术工人赴庐山、明月山疗休养,拉动文旅消费1062万元。宜春市总工会“15分钟服务圈”建设案例入选全国工会改革创新十佳案例。

强基赋能

以改革创新激发基层活力

建会入会跑出“加速度”。宜春市总工会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攻坚行动,截至目前,组建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联合会14个,实现引领建会全覆盖。打造“六有六规范”示范点省级41个、市级93个,1家获评“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个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丰城市总工会“四个一”工作法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建设上榜全国创新案例和江西省工会十大创新案例。

资源下沉激活“末梢神经”。宜春市总工会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新建新业态职工之家20个,聘用工会社会工作者71名。宜春中心城区商圈职工之家配备法律咨询室、心理疏导站,月均服务职工2000人次。推动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返还小微企业经费1041万元,惠及企业4466家。宜春市总工会“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扩面提质增效”在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建带工建暨落实“三大行动”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从严治会锻造“硬核队伍”。宜春市总工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排查廉政风险点8个,制定防控措施16条,机关发文同比压减3%,督查检查减少50%。实施工会干部“蹲点赋能”计划,选派82名干部下沉园区、企业,指导新建工会104个,推动江西国轩新能源等企业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宜春市总机关干部综合考核机制获省委改革办专题调研肯定。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2025年,宜春市总工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宜春市委“强作风、促发展”战略部署,以“政治引领、产改深化、维权服务、基层基础、作风效能”五大提升工程为总抓手,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团结带领百万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服务大局有力度、服务职工有温度、改革创新有深度的工会答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工会力量。

来源:本报消息

撰稿:张建锋

值班编校:尹静彦、徐贵保

值班主任:齐菲斐

值班编委:邹晓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